菠菜子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菠菜子


菠菜子

“菠菜子”在《中药大辞典》

“菠菜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菠菜子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Bō Cài Zǐ

  【别名】刺蒺藜(《滇南本草》)

  【来源】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实。

  【化学成份】含蔗糖、棉子糖,水苏糖。

  【性味】性微温,味微辛甜。

  【归经】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开通关窍,利肠胃。(性味以下出《滇南本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菠菜子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Bō Cài Zǐ

  【别名】刺薐菜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菠菜的叶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nacia oleracea L.

  采收和储藏:6~7月种子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柔嫩多水。幼根带红色。茎直立,中空,通常不分枝。叶互生;具长柄;基部叶和茎下部叶较大,茎上部叶渐次变小,戟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或有缺刻,花序上的叶变为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列成有间断的穗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被片通常4,黄绿色,雄蕊4,伸出,花药不具附属物;雌花簇生于叶液,无花被,苞片纵折,彼此合生成扁筒,小苞片先端有2齿,背面通常各具1棘状附属物;花往4,线形,细长,下部结合。胞果硬,通常有2个角刺,果皮与种皮贴生。种子直立。花期4-6月,果熟期6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常见蔬菜之一。

  【化学成份】种子含小龙骨素(polypodine)B,蜕皮甾酮(20-hydroxyecdysone)[1],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豆甾烯醇(stigmastenol)和豆甾烷醇(stigmastanol)[2]。

  【性味】微温;微辛甜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止咳平喘。主风火目赤肿痛;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9~15g;或研未。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咳喘 利肠胃 明目 目赤 目赤肿痛 平喘 清肝 清肝明目 祛风 祛风明目 性味以下出 止咳 止咳平喘 肿痛


菠菜子的功效 菠菜子的用途 菠菜子可以治疗 菠菜子的用法 菠菜子的用量 菠菜子主要治疗 菠菜子能够治疗的疾病 菠菜子的用法 菠菜子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白绿叶果实

      【拼音名】Bái Lǜ Yè Guǒ Shí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var. delavayi Lecte.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viridis Serv.var. delavayi Le
  • 百部

    “百部”在《中国药典》 “百部”在《中药大辞典》 “百部”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百部   【拼音名】Bǎi Bù   【英文名】RADIX STEMONAE   【别名】百条根、百部草、闹虱药、药虱药   【来源
  • 边缘鳞盖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拼音名】Biān Yuán Lín Gài Jué   【英文名】Marginate Microlepia   【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边缘鳞盖蕨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lepia hancei Prantl
  • 菠萝皮

      【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以露兜子为名。云:“露兜子产广东,一名波罗,生山野间,实如萝卜,上生叶一簇,尖长深齿,味、色、香具佳……又名番娄子,形如兰,叶密长大,抽茎结子,其叶去皮存筋,即波罗麻布也。果熟金黄色,皮坚如鱼鳞状,去皮食肉,香甜无渣,六月熟。”根
  • 贝母兰

    “贝母兰”在《中药大辞典》 “贝母兰”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贝母兰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Bèi Mǔ Lán   【别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