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桤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川滇桤木


川滇桤木

  【拼音名】Chuān Diān Qī Mù

  【别名】滇赤杨

  【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川滇桤木的嫩茎叶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ferdinandi-coburgiiSchnei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嫩枝叶,或剥取树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20m。树皮暗灰色。芽有柄,芽鳞2。幼枝密被黄色绒毛,后渐脱落;小枝具棱,微被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宽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1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侧脉及近脉腋处被须毛或微被毛,密被树脂点,侧脉12-17对,粗锯齿具小尖头。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葇荑状,单生叶腋,下垂。果序单生叶腋或小枝近基部,长圆形,长1.5-2.5cm,果序柄长1-2.5cm,被毛;小坚果长圆形,翅极窄。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500m的溪边、杂木林内。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吐血;衄血;腹泻;痢疾;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疮疡 腹泻 凉血 凉血解毒 痢疾 衄血 吐血


川滇桤木的功效 川滇桤木的用途 川滇桤木可以治疗 川滇桤木的用法 川滇桤木的用量 川滇桤木主要治疗 川滇桤木能够治疗的疾病 川滇桤木的用法 川滇桤木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刺梨

    “刺梨”在《中药大辞典》 “刺梨”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刺梨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Cì Lí   【别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  
  • 撑篙竹

      【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拼音名】Chēnɡ Gāo Zhú   【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   【别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叶芽或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 鸱头

    “鸱头”在《中药大辞典》 “鸱头”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鸱头   【出处】《别录》   【拼音名】Chī Tóu   【别名】鹦头(《唐本草》)   【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   【原形态】白尾鹞,又名:鸢(
  • 常春卫矛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Chánɡ Chūn Wèi Máo   【英文名】Hedera Spindle-tree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常春卫矛的根、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hederaceus Champ
  • 刺槐花

    “刺槐花”在《中药大辞典》 “刺槐花”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刺槐花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Cì Huái Huā   【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   【原形态】刺槐,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