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铃草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串铃草


串铃草

  【拼音名】Chuàn Línɡ Cǎo

  【别名】毛尖茶、野洋芋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ongolica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切段晒干。秋后花萎谢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串铃草,多年生草本,高40-70cm。须根常作块根状增粗,有时2-3个成串。茎直立,四棱形,被具节柔毛或具节刚毛。基生叶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叶柄长7-13.5cm;叶片长4- 13.5cm,宽2.7-7cm,边缘为圆齿状;茎生叶对生,与基生叶同形,通常较小,叶片上面均被中枝特长的星状刚毛及单毛,下面被星状柔毛或丛生刚毛。轮伞花序多花,彼此分离;‘苞片线状钻形,先端刺状,具节缘毛;花萼管状,长约1.4cm,外面被具节刚毛和柔毛,先端具5圆齿,齿端具刺尖,边缘被柔毛;花冠紫色,长约2.2cm,唇形,上唇外面被星状短柔毛,边缘流苏状,下唇3圆裂,中裂片较大,圆倒卵形,先端微凹,侧裂片边缘为不整齐的细齿状;雄蕊4,前对较长,后对基部具附属物,花丝被毛;雌蕊子房2,合生,花柱单一,柱头2裂。小坚果卵状三角形,先端被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770-22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及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及甘肃东部。

  【性味】味甘;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感冒;跌打损伤;体虚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除湿 跌打损伤 发热 风湿性关节炎 感冒 关节炎 活血 活血止痛 祛风 祛风除湿 止痛


串铃草的功效 串铃草的用途 串铃草可以治疗 串铃草的用法 串铃草的用量 串铃草主要治疗 串铃草能够治疗的疾病 串铃草的用法 串铃草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蟾蜍肝

    “蟾蜍肝”在《中药大辞典》 “蟾蜍肝”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蟾蜍肝   【出处】《医林纂要》   【拼音名】Chán Chú Gān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肝。   【功能主治】①《医
  • 粗叶木叶

      【拼音名】Cū Yè Mù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3m。小枝圆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绒毛。叶对生;叶柄长6-10mm;托叶小,三角形,顶端芒尖,长约
  • 长叶实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鉴》。   【拼音名】Chánɡ Yè Shí Jué   【英文名】Longleaf Bolbitis   【别名】三叉剑、单刀石韦、三角枫、三步跳、鸭公尾   【来源】药材基源:为实蕨科植物长叶实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
  • 刺萆薢

    “刺萆薢”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刺萆薢”在《中药大辞典》 “刺萆薢”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萆薢   【拼音名】Cì Bì Xiè   【别名】大菝葜、红萆薢   【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刺
  • 虫蚁菜

      【拼音名】Chónɡ Yǐ Cài   【别名】张麻、止血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微柱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mabainia cuspidata Wigh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