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柄莲座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刺柄莲座蕨


刺柄莲座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拼音名】Cì Bǐnɡ Lián Zuò Jué

  【英文名】Wall Angiopteris

  【别名】刺柄观音座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刺柄观音座莲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muralis ching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去须根与叶柄,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刺柄观音座莲,大型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2m以上。叶二回羽状,沿中肋疏生棕色鳞片;羽片草质,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68cm,向两端渐变狭,基部和顶部宽约7cm,中部宽约13cm,羽轴长2cm,小羽片约37对,互生或向上部对生,下部的开展,中部以上的稍向上斜;基部的2对椭圆状卵形,长约4cm,宽约1.7cm,下部的羽片较短,宽披针形,长5-6cm,宽1.7-1.8,中部的稍长,披针形,长6.3-7.5cm,宽约1.6cm,上部的与中部相似,有时稍呈镰刀形,基部稍不等,近截形或呈宽楔形,先端短渐尖,叶缘有不规则细锯齿;叶脉分叉,近水平斜展,无倒霆假脉;叶轴具鳞状突起,羽轴背面有多数小刺头突起,腹面具纵沟,向先端具狭翅。孢子囊群跟叶缘约1.5mm处着生,呈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5-2mm,由12-16个孢子囊组成。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淡;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痰止咳;解毒消肿。主泄泻;痢疾;肺热咳嗽;瘰疬;痄腮;痈疖;骨折;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叶淡,涩,性凉。有清热散结,止咳消肿,止泻的功能。用于肺炎咳嗽、蛇伤、骨折、瘰疬、痈疖、腮腺炎、肠炎及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毒蛇 毒蛇咬伤 肺热咳嗽 骨折 解毒消肿 咳嗽 痢疾 利湿 瘰疬 清热利湿 蛇咬 蛇咬伤 消肿 泄泻 痈疖 痄腮 止咳


刺柄莲座蕨的功效 刺柄莲座蕨的用途 刺柄莲座蕨可以治疗 刺柄莲座蕨的用法 刺柄莲座蕨的用量 刺柄莲座蕨主要治疗 刺柄莲座蕨能够治疗的疾病 刺柄莲座蕨的用法 刺柄莲座蕨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常山

    “常山”在《中国药典》 “常山”在《中药大辞典》 “常山”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常山   【拼音名】Chánɡ Shān   【英文名】RADIX DICHROAE   【别名】黄常山、鸡骨常山、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
  • 刺榆叶

      【拼音名】Cì Yú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ptelea davidii (Hance)Planch.[Planera davidii Hance;Zelkova davidii Bea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摘,鲜
  • 川滇大黄土

      【别名】土大黄   【来源】蓼科川滇大黄土Rumex hastatus D. Do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云南。   【性味】酸、涩、微辛,温。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润肺止咳。主治感冒,咳嗽,水肿,痰喘   【用法用量】0.5~1两。
  • 春花木

      【出处】《陆川本草》   【拼音名】Chūn Huā M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车轮梅的枝叶或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车轮梅,又名:春花、石斑木、雷公树、凿角、铁里木、石桂。   直立灌木,近秃净,高1~4米。单叶互生;革质;叶片由卵形至矩圆形或披针形,
  • 慈姑

    “慈姑”在《中药大辞典》 “慈姑”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慈姑   【出处】《纲目》   【拼音名】Cí Gū   【别名】茨菇(《药性论》),白地栗(《本草图经》),慈菇(《滇南本草》)。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