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棕竹根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粗棕竹根


粗棕竹根

  【拼音名】Cū Zōnɡ Zhú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粗棕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robusta Burre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挖出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粗棕竹,丛生灌木,高约2m,或更高。茎圆柱形,有节,直径约2cm。叶通常掌状4深裂;叶柄长 15-33cm,两面凸圆;裂片宽披针形至被针形,长20-25cm,宽2.5-4.5cm,具3-4条肋脉,先端短渐尖,具尖出,仅边缘具细锯齿;先端有三角形的小戟突;叶鞘纤维褐色,纤细,交织成整齐的网。花序腋生,长15-25cm,三回分枝,花序轴初时被淡褐色鳞秕;花序梗上的佛焰苞3个,管状,长5-7cm,先端狭三角形,一侧开裂;分枝张开,常又再分枝;花雌雄异株;雌花花萼钟状,先端3齿裂;在花萼与花冠之间的萼基部有一长4mm的狭圆柱体;结果时花冠扁平,3裂,裂片广卵形。果实未见。花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西南部。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疗伤接骨。主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0g。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跌打骨折 骨折 接骨


粗棕竹根的功效 粗棕竹根的用途 粗棕竹根可以治疗 粗棕竹根的用法 粗棕竹根的用量 粗棕竹根主要治疗 粗棕竹根能够治疗的疾病 粗棕竹根的用法 粗棕竹根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樗白皮

    “樗白皮”在《中药大辞典》 “樗白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樗白皮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Chū Bái Pí   【别名】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
  • 臭樟

    “臭樟”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臭樟”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樟   【别名】樟木果、朋麻醒[傣]、樟脑树   【来源】樟科樟属植物臭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以果实、木材、树皮入药。木
  • 船盔乌头

      【拼音名】Chuán Kuī Wū Tóu   【别名】船形乌头、滂噶尔   【来源】毛茛科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西藏。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 楮实子

      【拼音名】Chǔ Shí Zǐ   【英文名】FRUCTUS BROUSSONETIAE   【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  
  • 刺盖草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Cì Gài Cǎo   【别名】大刺盖   【来源】为菊科植物罗平蓟的根。秋季采根,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5米。根粗壮,须根白色。茎直立,具明显纵棱槽,疏生卷曲的细柔毛。叶互生,披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