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菇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大脚菇


大脚菇

  【拼音名】Dà Jiǎo Gū

  【别名】白牛肝、山乌茸、蘑菇、白牛头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美味牛肝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etus edulis Bull.ex F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后,洗去泥沙,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4-15cm,扁半球形。不粘,黄褐色、土褐色。菌肉肥厚,白色,伤后不变色。菌管淡黄色,弯生微陷。柄粗壮,径可达5cm,基部膨大,高短变异甚大,表面淡褐色,具白色凸起的网络。孢子淡黄色,近纺锤形,(10-15.2)μm×(4.5-6)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针阔混交林下。夏、秋季常见。菌根菌。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黑龙江、吉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东、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实体皱缩。菌盖扁半球形或稍平展,直径4-15cm,表面黄褐色至赤褐色。菌肉淡黄色。菌管黄色。菌柄近圆柱形,长5-12cm,直径2-3cm,基部稍膨大,内实,淡褐色至淡黄褐色,有网纹。

  2.显微鉴别 孢子近梭形,平滑,黄色或淡橄榄色,长径12-17μm,宽4.7-5.7μm。囊状体无色,棒状,顶端圆钝或稍尖细,长34-38μm,宽13-14μm。

  【化学成份】美味牛肝菌含硒,二酰基甘油-4'-O-(N,N,N-三甲基)高丝氨酸(diacylglycero-4'-O-(N,N,N-trimethyl)homoserine),并含有岩藻甘露半乳聚糖(fucomannogala-ctan),蛋白质和氨基酸及维生素B12(vitamin)B12。

  【药理作用】抑瘤作用:其多糖蛋白用量300mg/kg,对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100%,对艾氏腹水癌抑制率为90%。

  【性味】淡;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补虚止带。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白带;不孕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30-90g。

  【附方】此菌因菌柄基部膨大,状如大脚,故名。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白带 痹痛 补虚 不孕 风湿痹痛 麻木 祛风散寒 散寒 湿痹 手足麻木 止带


大脚菇的功效 大脚菇的用途 大脚菇可以治疗 大脚菇的用法 大脚菇的用量 大脚菇主要治疗 大脚菇能够治疗的疾病 大脚菇的用法 大脚菇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独脚金

      【拼音名】Dú Jiǎo Jīn   【别名】疳积草、黄花草、消米虫[湖北巴东]   【来源】玄参科独脚金属植物独脚金Striga asiatica (L.) O. Kuntz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
  • 地柏

      【别名】蜂药、翠云草、翠羽草、石打穿   【来源】蕨类卷柏科地柏Selaginella kraussiana A. B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贵州。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镇咳,祛痰。主治肺热咳嗽,火烫伤,痔疮,无名肿毒及蜂
  • 地骨皮

    “地骨皮”在《中国药典》 “地骨皮”在《中药大辞典》 “地骨皮”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地骨皮   【拼音名】Dì Gǔ Pí   【英文名】CORTEX LYCII   【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 玳瑁

    “玳瑁”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玳瑁”在《中药大辞典》 “玳瑁”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玳瑁   【拼音名】Dài Mào   【别名】文甲、瑇玳   【来源】龟科动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
  • 地膏药

    “地膏药”在《中药大辞典》 “地膏药”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地膏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Dì Gāo Yɑo   【别名】岩白菜、雾水草(《广西药植名录》),兔耳风(《贵州药植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