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附子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大香附子


大香附子

“大香附子”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香附子”在《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香附子

  【拼音名】Dà Xiānɡ Fù Zǐ

  【别名】假香附、三棱草、伞序三棱草、砖子苗

  【来源】莎草科大香附子Mariscus umbellatus Vahl,以根状茎、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湖北、华东、华南、西南。

  【性味】根状茎:辛,温。

  全草: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根状茎:调经,止痛,行气解表。主治感冒,月经不调,慢性子宫内膜炎,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用量0.3~1两。

  全草:袪风止痒,解郁调经。主治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血崩。用量1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香附子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Dà Xiānɡ Fù Zǐ

  【别名】三棱草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砖子苗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收。

  【原形态】根状茎短,秆疏丛生,高10~50厘米,锐三棱形。叶短于秆或与秆等长,宽3~6毫米;叶鞘褐色或红棕色。叶状苞片5~8枚,长于花序;伞形花序具6~12个辐射枝,辐射枝长短不等,最长达8厘米;穗状花序圆筒形或长圆形,具多数密生的小穗;小穗平展或稍俯垂,线状披针形,具1~2个小坚果;小穗轴具宽翅,白色,透明;鳞片膜质,边缘常内卷,淡黄色或绿白色,下面具多数脉,中间3条脉明显;雄蕊3枚,花药线形;花柱短,柱头3个,细长。小坚果狭长圆形、三棱形,褐色,表面具微突起的细点。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阳处、路旁草地、溪边及林下。分布陕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甘,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解郁调经。治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血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产后腹痛 风湿关节炎 腹痛 感冒 关节炎 解表 解郁 皮肤瘙痒 全草 祛风止痒 瘙痒 水煎 水煎服 调经 行气 血崩 月经不调 止痒


大香附子的功效 大香附子的用途 大香附子可以治疗 大香附子的用法 大香附子的用量 大香附子主要治疗 大香附子能够治疗的疾病 大香附子的用法 大香附子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大青盐

    “大青盐”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青盐”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青盐   【拼音名】Dà Qīnɡ Yán   【别名】青盐、石盐、戎盐   【来源】为一种结晶性石盐。全年可采,自盐湖中取出,晒干。   
  • 大青根

    “大青根”在《中药大辞典》 “大青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大青根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Dà Qīnɡ Gēn   【别名】臭根、野地骨(《福建民间草药》),土地骨皮(《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 地贵草根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Dì Guì Cǎo Gēn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滇桂蛇根草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滇桂蛇根草,又名:地贵草。   亚灌木,高约50厘米。上部分枝,枝对生,密被柔毛。单叶对生,具短柄,无托叶,叶片披针形
  • 倒扣草

    “倒扣草”在《中药大辞典》 “倒扣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倒扣草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Dǎo Kòu Cǎo   【别名】牛舌大黄、牛舌头、鱼鳞菜(《岭南采药录》),倒钩草、倒梗草(《广州植物志》),破
  • 地黄实

      【出处】陶弘景   【拼音名】Dì Huánɡ Shí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种子。   【功能主治】《本草图经》:"阴干捣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功与地黄等。"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