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樟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大叶樟


大叶樟

  【拼音名】Dà Yè Zhā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锈叶新木姜子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camndiana Lec.[N.ferruginea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锈叶新木姜子乔木,高8-12m。小枝轮生或近轮生,幼时密被锈色绒毛;顶芽卵形,鳞片外面被锈色短柔毛。叶3-5片近轮生;叶柄长1-1.5cm,密被锈色绒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0-17cm,宽3-6cm,先端近尾状渐尖或尖,基部楔形,革质,幼叶两面密被锈色绒毛,后毛渐脱落,老时上面仅基部中脉有柔毛,下面沿脉有柔毛外,其余均无毛。伞形花序多个簇生于叶腋或枝侧;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花被片4,卵形,外面和边缘密被锈色长柔毛,内面基部有长柔毛;能育雄蕊6,外露,花丝基部有长柔毛,退化雌蕊无毛,花柱细长;雌花花被条形或卵状披针形,退化雄蕊基部有柔毛,子房卵圆形,无毛或有稀疏柔毛,花柱有柔毛,柱头盾状,2裂。果球形,直径8-10mm;果托扁平盘状,直径2-3mm,边缘常残留有花被片,果梗长约7mm,有柔毛。花期10-12月,果熟期翌年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主痈疽肿毒;湿疮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疥癣 祛湿 湿疮 痈疽 痈疽肿毒 止痒 肿毒


大叶樟的功效 大叶樟的用途 大叶樟可以治疗 大叶樟的用法 大叶樟的用量 大叶樟主要治疗 大叶樟能够治疗的疾病 大叶樟的用法 大叶樟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东莨菪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拼音名】Dōnɡ Lànɡ Dànɡ   【别名】唐充(藏名)   【来源】为茄科植物东莨菪的根茎。春、秋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结节状。茎高30~60厘米,基部有鳞片。叶互生,长椭圆形,
  • 地锦草

    “地锦草”在《中国药典》 “地锦草”在《中药大辞典》 “地锦草”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地锦草   【拼音名】Dì Jǐn Cǎo   【英文名】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别名】奶浆草、
  • 地贵草根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Dì Guì Cǎo Gēn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滇桂蛇根草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滇桂蛇根草,又名:地贵草。   亚灌木,高约50厘米。上部分枝,枝对生,密被柔毛。单叶对生,具短柄,无托叶,叶片披针形
  • 东风菜根

      【出处】《中国药植志》   【拼音名】Dōnɡ Fēnɡ Cài Gēn   【别名】钻山狗(《湖南药物志》),疙瘩药、草三七(《贵州草药》)。   【来源】菊科植物东风菜的根。   【性味】辛,温。   ①《湖南药物志》:"辛香,无毒。"
  • 大发散

      【出处】始载于《云南思矛中草药》。   【拼音名】Dà Fā Sàn   【英文名】Parish's Ironweed   【别名】豆鼓叶、大红花远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缅斑鸠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par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