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根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滴血根


滴血根

“滴血根”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滴血根”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滴血根

  【别名】小血藤

  【来源】菊科滴血根Wedelia urticaefolia (Blume) DC.,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养血,活血,补肾。主治肾虚腰痛,气血虚弱,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配方用,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滴血根

  【拼音名】Dī Xuè Gēn

  【别名】小血藤、接骨草、女金丹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麻叶蟛蜞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edelia urticifolia DC.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麻叶蟛蜞菊 直立或斜升草本,有时呈攀援状,高20-80cm或达l00cm。须根丛生,肉质,折断后有红色液汁流出。茎直立,圆柱形,分枝,有粗沟纹,绿红色。叶对生;有5-40mm叶柄;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连叶柄长10-13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通常短楔尖或稀浑圆,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或重齿,上面被有基部为疣状的糙毛,下面毛较细密,近基出3脉,中脉中部以上常有1-3对侧脉,网脉通常明显;上部叶小,有短柄或无柄,叶片披针形,长2-2.5cm,宽1-2.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浑圆或楔形。头状花序少数,径达2-2.5cm,顶生或腋生;花序梗长2-3cm或更长,被白色开展糙毛;总苞阔钟形或半球形,径约15mm;总苞片2层,外层叶质,绿色,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约8mm,宽3-4mm,先端渐尖,背面密被长粗毛,内层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5-8mm,先端钝,被疏毛;拓片折叠成长圆形,长约8mm;舌状花1层,黄色,舌片卵状长圆形,长约11mm,宽约4mm,先端2齿裂,稀3裂,管部短,长3-4mm;管状花黄色,檐部5浅裂,裂片三角状渐尖,被疏毛。瘦果倒卵形,背部略扁,长约4mm,宽2-3mm,褐红色,密被白色疣状突起,先端收缩而近浑圆,收缩部分被密毛。冠毛短刺芒状,2-3个,不等长,基部有冠毛环。花期7-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溪畔、谷地、坡地或空旷草丛或石灰岩坡地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养血;通络。主肾虚腰痛;气血虚弱;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云南中草药》:"孕妇慎用。"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补肾 肾虚腰痛 通络 养血 腰痛


滴血根的功效 滴血根的用途 滴血根可以治疗 滴血根的用法 滴血根的用量 滴血根主要治疗 滴血根能够治疗的疾病 滴血根的用法 滴血根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淡竹笋

    “淡竹笋”在《中药大辞典》 “淡竹笋”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淡竹笋   【出处】汪颖《食物本草》   【拼音名】Dàn Zhú Sǔn   【别名】中母笋(孟诜)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   
  • 大山黧豆

    “大山黧豆”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山黧豆”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山黧豆   【别名】茳茫香豌豆、山豇豆   【来源】豆科大山黧豆Lathyrus davidii Hance,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河北、山西、陕西
  • 豆瓣还阳

      【拼音名】Dòu Bàn Hái Yánɡ   【别名】豆瓣菜、山飘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山飘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major(Hemsl.)Migo[S.filipesauct.non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拔取全草
  • 滇南冠唇花

      【拼音名】Diān Nán Guàn Chún Huā   【别名】野藿香、香薷、藿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滇南冠唇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toena patchouli(C.B.Clarke)C.Y.Wu et Hsuan   采收和储藏:
  • 大泡通皮

    “大泡通皮”在《中药大辞典》 “大泡通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大泡通皮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Dà Pào Tōnɡ Pí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茎皮。   【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