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千里光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滇南千里光


滇南千里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名】Diān Nán Qiān Lǐ Guā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Ho Groundsel

  【别名】松筋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南千里光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hoi Dunn [Gissampelopsis uolubilis (Bl) Miq.]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滇南千里光 攀援藤本,长达3m或更长。茎木质,牵绕,直径达8mm,有条纹,被茸毛,叶互生;有牵绕的长柄,长达6cm;叶片心形,长达12cm,宽达10cm,基部心形,有时稍戟形,先端争尖,有尖产砂,边缘有波状浅齿,有5条向先端弧曲的掌状脉,上面近无毛或有糙毛,下面沿脉被茸毛;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腋生的复伞房花序;有细长梗及条形苞叶;总苞筒状,长约7mm,直径约4mm,被茸毛;总苞片约8个,条形,先端尖,边缘膜质;花管状,约8个,花冠长约为总苞的两倍,黄色。瘦果,圆柱形,长约4mm;冠毛白色,长约8mm。花期10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下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主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大剂量可用至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地上部藤茎:味辛、微苦、性微温。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风湿痹痛、肌腱挛缩,小儿麻痹后遗症。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痹痛 除湿 风湿痹痛 祛风除湿 湿痹 舒筋 舒筋通络 通络


滇南千里光的功效 滇南千里光的用途 滇南千里光可以治疗 滇南千里光的用法 滇南千里光的用量 滇南千里光主要治疗 滇南千里光能够治疗的疾病 滇南千里光的用法 滇南千里光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大良姜

      【出处】《广西中药志》   【拼音名】Dà Liánɡ Jiānɡ   【别名】山姜、良姜(《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根茎。2~3月采挖根茎,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大高良姜,又名:红豆蔻花(《桂海虞衡志》)
  • 大麦秸

    “大麦秸”在《中药大辞典》 “大麦秸”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大麦秸   【出处】《纲目》   【拼音名】Dà Mài Jiē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成熟后枯黄的茎秆。   【药理作用】大麦秸中,含有多糖成
  • 大红袍

    “大红袍”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红袍”在《中药大辞典》 “大红袍”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袍   【拼音名】Dà Hónɡ Páo   【别名】大和红、锈钉子、油根、扁皂角   【来源】为豆科秔子梢属植物毛秔子梢Ca
  • 滇苦菜

      【拼音名】Diān Kǔ Cài   【别名】苦马菜、滇苦苣菜   【来源】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急性黄疸型
  • 冬瓜子

    “冬瓜子”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冬瓜子”在《中药大辞典》 “冬瓜子”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冬瓜子   【拼音名】Dōnɡ Guā Zǐ   【来源】即冬瓜的干燥成熟种子。洗净晒干(有先用明矾水浸泡1日后再洗净晒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