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羹树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调羹树


调羹树

“调羹树”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调羹树”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调羹树

  【别名】痄腮树

  【来源】山龙眼科调羹树Heliciopsis lobata (Merr.) Sleum.,以根皮、叶入药。

  【生境分布】广西。

  【性味】淡、涩,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腮腺炎

  【用法用量】鲜根皮或鲜叶捣烂外敷;也可用根皮或叶研粉,调醋外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调羹树

  【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志》

  【拼音名】Tiáo Gēnɡ Shù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调羹树的根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opsis lobata (Merr) Sleum[He-licia lobata Merr.;H.caulifloroides W.T.Wang]

  采收和储藏:根皮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夏、秋季采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15-20m。幼枝、叶被紧贴锈色绒毛。叶两型,革质;全缘叶叶柄长4-5cm;叶片长圆形,长10-25cm,宽5-7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叶脉在下面隆起,网脉明显;分裂叶叶柄长4-8cm;叶片轮廓近椭圆形,长20-60cm,宽20-40cm,通常具2-8对羽状深裂片,有时为3裂片。花单性,辐射对称,花序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雄花序长7-12cm,被毛,雄花苞片披针形,花被管长8-12mm,淡黄色,被疏毛;花药长约2mm,腺体4,不育子房不膨大,花柱顶部不增粗;雌花序长2-5cm,被毛,雌花花被管长约1cm,被疏毛,不育花药长约1.5mm,腺体4,子房卵状,花枝顶部增粗,柱头面偏于一侧。核果椭圆形或卵形或卵状椭圆形,两侧稍扁,长7-9cm,外果皮革质,黄绿色,中果皮肉质,干后残留密生的软纤维,内果皮木质。花期5-7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750m的山地、山谷、溪畔热带湿润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

  【性味】淡;涩;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腮腺炎;皮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干品研粉,醋调涂。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皮、叶:味淡、涩、性凉,有小毒。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腮腺炎等症。以外用为主。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皮炎 腮腺炎


调羹树的功效 调羹树的用途 调羹树可以治疗 调羹树的用法 调羹树的用量 调羹树主要治疗 调羹树能够治疗的疾病 调羹树的用法 调羹树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鼍肉

    “鼍肉”在《中药大辞典》 “鼍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鼍肉   【出处】《别录》   【拼音名】Tuó Ròu   【来源】为鼍科动物扬子鳄的肉。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鼍甲"条。
  • 太白贝母

    “太白贝母”在《中药大辞典》 “太白贝母”在《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太白贝母   【拼音名】Tài Bái Bèi Mǔ   【英文名】Taipei Fritillary Bulb   【别名】尖贝  
  • 螳螂

    “螳螂”在《中药大辞典》 “螳螂”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螳螂   【出处】《别录》   【拼音名】Tánɡ Lánɡ   【别名】不过、蟷蠰、薁洀貈、蛑(《尔雅》),蚀肬(《本经》),髦(《方言》),蚚父(《说文》)
  • 吐铁

    “吐铁”在《中药大辞典》 “吐铁”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吐铁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拼音名】Tǔ Tiě   【别名】泥螺(《纲目》),麦螺、梅螺(《闽中海错疏》),土螺(《医林纂要》)。   【来源】为泊螺科动物
  • 通骨消茎叶

      【拼音名】Tōnɡ Gǔ Xiāo Jīnɡ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ex Rottll.)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