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锅树叶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丁锅树叶


丁锅树叶

  【拼音名】Dīnɡ Guō Shù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匙萼柏拉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caualeriei Levl.et Va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30-150cm。茎圆柱形,分枝多,幼时密被锈色微柔毛和疏小腺点。叶对生;叶柄长7-23mm,被锈色微柔毛及疏小腺点;叶片纸质,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6.5-15cm,宽2-7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至圆形,具细浅波状齿或全缘,叶上面几无毛,下面仅脉处被锈色微柔毛及小腺点;基脉5条。花两性,4数;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花梗及花萼均被微柔毛及小腺点;花梗长2-5mm;花萼漏斗形,具4棱,长4-5mm,裂片匙形,长2-3mm,先端圆形;花瓣粉红色至紫红色,长圆形,先端渐尖,长约5mm,宽1.5mm;雄蕊花丝长约6mm,无毛,花药线形,弯曲,长约6mm,基部微膨大,呈不明显的小瘤;子房半下位,卵形,先端具4小突起,无毛。蒴果椭圆形,4纵裂,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被小腺点,长约4mm,直径约2.5mm,常冠以宿存萼片。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600m的山坡、山谷的疏密林下,潮湿的路旁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叶片纸质,多皱缩破碎,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墨绿色,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长5.2-15.0cm,宽1.9-7.0cm,全缘或具细波状齿,基出脉5,叶面无毛,背面散生黄色小鳞片;叶柄长5-20mm,密被微柔毛及小鳞片。

  【性味】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止带。主外伤出血;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白带 出血 外伤出血 止带


丁锅树叶的功效 丁锅树叶的用途 丁锅树叶可以治疗 丁锅树叶的用法 丁锅树叶的用量 丁锅树叶主要治疗 丁锅树叶能够治疗的疾病 丁锅树叶的用法 丁锅树叶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大过山龙

      【拼音名】Dà Guò Shān Lónɡ   【别名】大过江龙、青竹标、麒麟尾、爬树龙、金草箍、大芦子、过山龙、大青蛇、大憨青、万丈深、山包谷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裂叶崖角藤的根或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hidophora decursiva(Ro
  • 大皮消

      【别名】踏皮树、毡帽老、牛尾巴树   【来源】木犀科大皮消Franxinus pistacifolia Feng, mss.,以树皮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行气理血。主治食积胃痛,慢性胃炎,气滞经闭,偏头痛。红河
  • 大山黧豆

    “大山黧豆”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山黧豆”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山黧豆   【别名】茳茫香豌豆、山豇豆   【来源】豆科大山黧豆Lathyrus davidii Hance,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河北、山西、陕西
  • 滴水珠

    “滴水珠”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滴水珠”在《中药大辞典》 “滴水珠”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滴水珠   【拼音名】Dī Shuǐ Zhū   【别名】一滴珠、一粒珠、石半夏、水半夏、制蛇子、独叶一枝花、心叶半夏、石蜘蛛、石里开、
  • 多花筋骨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拼音名】Duō Huā Jīn Gǔ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Manyflower Bugle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多花筋骨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multiflova 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