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黄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豆黄


豆黄

“豆黄”在《中药大辞典》

“豆黄”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豆黄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Dòu Huánɡ

  【别名】大豆黄(《干金方》)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黑色的种子(黑大豆)蒸罨加工而成。

  【制法】《纲目》:"用黑大豆一斗,蒸熟,铺席上,以蒿覆之,如盫酱法,待上黄,取出晒干,捣末收用。"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孟诜:"主湿痹、膝痛,五藏不足气,胃气结积;益气,润肌肤。末之收盛,炼猪膏为丸服之,能肥健人。"

  ②《纲目》:"生嚼涂阴痒汗出。"

  【附方】①治脾气弱,不下食,饵此以当食:大豆黄二升,大麻子三升(熬令香)。上二味,治下筛,饮和服一合,日四、五,任情多少。(《千金方》麻豆散)

  ②治跌打、头眼青肿:大豆黄末,和敷之。(《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豆黄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拼音名】Dòu Huánɡ

  【英文名】Black soybean product

  【别名】大豆黄。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黑色种子蒸罨加工而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ine max(L.)Merr.[Phaseolus max L.]

  

  【原形态】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茎粗壮,密生褐色长硬毛。叶柄长,密生黄色长硬毛;托叶小,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7-13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叶轴及小叶柄密生黄色长硬毛。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有毛;花萼钏状,萼齿5,披针形,下面1齿最长,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较萼长;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龙骨瓣镰形;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被毛。荚果带状长圆形,略弯,下垂,黄绿色,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5颗,黄绿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长约1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广泛栽培。

  

  【性味】甘;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健脾益气。主湿痹;关节疹痛;脾虚食少;胃脘妨闷;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捣敷。

  【各家论述】1.盂诜:主湿痹、膝痛,五藏不足气,胃气结积;益气,润肌肤。末之收盛,炼猪膏为丸服之,能肥健人。

  2.《本草纲目》:生嚼涂阴痒汗出。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除湿 健脾 健脾益气 脾虚食少 祛风除湿 润肌肤 食少 阴囊湿痒 阴痒 益气


豆黄的功效 豆黄的用途 豆黄可以治疗 豆黄的用法 豆黄的用量 豆黄主要治疗 豆黄能够治疗的疾病 豆黄的用法 豆黄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豆腐泔水

    “豆腐泔水”在《中药大辞典》 “豆腐泔水”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豆腐泔水   【出处】《随息居饮食谱》   【拼音名】Dòu Fu Gān Shuǐ   【别名】豆腐泔(《慈航活人书》)   【来源】为压榨豆腐时沥下之淡
  • 杜香

      【别名】喇叭茶   【来源】杜鹃花科杜香属植物宽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 dilatatum Wahl.,以叶提取挥发油入药。夏秋采集,阴干。   【性味】辛、苦,寒。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杜香原油
  • 对叉疔药

    “对叉疔药”在《中药大辞典》 “对叉疔药”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对叉疔药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Duì Chā Dīnɡ Yào   【别名】飞蛾草、半边风(《贵州草药》),燕尾草(《云南中草药》)
  • 地苏木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Dì Sū Mù   【别名】过山龙、蕨萁钻石黄、鸡血莲(《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莲、凤尾七(《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的根茎及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堆莴苣

      【拼音名】Duī Wō Jù   【别名】铁麻、江维草、山活血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堆莴苣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uca sororia Miq.[Mycelis sororia (Miq.) Nakai;Lactuca diuersifo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