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肠菜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鹅肠菜


鹅肠菜

  【拼音名】é Chánɡ Cài

  【别名】脚皮菜、鸡肠菜、黑昆布、小海带、野海带、脚白菜、鹅蛋菜、簸箕菜、面筋菜、土海带、海带丝

  【来源】药材基源:为萱藻科植物鹅肠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darachne binghamiae J.Ag.

  采收和储藏:冬、春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藻体暗褐色,幼体颜色较浅,一般高10-30(-50)cm,丛生,扁平,叶片状,宽2-4cm,有时可达6cm,中上部略宽大,顶端钝圆,成熟时顶端常腐蚀,叶基呈楔形。体外皮层为排列整齐的椭圆形细胞组成,内含色素体;内皮层细胞较大、脆壁较厚;髓部为厚壁分枝丝状体交织构成。成熟藻体自外皮层细胞长出众多配子囊,排列成栅状,肉眼可见配子囊群呈深褐色的成片斑块,分布于整个藻体。固着器小盘状。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风浪不太大的内湾中、低潮带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浙江、台湾、福建、广东沿海较多。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红褐色至灰褐色,皱缩扭曲成团。水浸展平后,呈扁平带状,绿褐色,长10-30cm,有的长达50cm,宽2-4cm,可达6cm,先端常腐溃残缺。藻体表面有时可见深褐色斑块状的配子囊群。固着器小盘状,柄短小。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咸。

  【化学成份】含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24-亚甲基胆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D-甘露醇(D-mannitol),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及大褐马尾藻甾醇(saringosterol),24-甲基胆甾-5,25-二烯-3β-醇(24-methylcholesta-5,25-dien-3β-ol)。褐藻酸(alginic acid),粗蛋白,甘露醇(mannitol),钾,碘等。

  【性味】咸;寒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主甲状腺肿;淋巴结肿;肺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漳浦县志》:“鹅肠菜生海石中,长四、五寸,其薄如带,色黄。”

  【摘录】《中华本草》

  • 相关书籍记载:
  • 《滇南本草》:鹅肠菜

相关中药

  • 峨三七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é Sān Qī   【别名】芋儿七(《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肉质直根。秋季采挖。   【原形态】形态详"竹节三七"条   【生境分布】产四川峨眉山。   
  • 二歧根莲花根

      【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素嘎去腐,提升胃温,引流黄水。又名札达拉、苏卜玛、苏卜嘎、拉苏、札苏卜玛等。《如意宝树》记载:素嘎治胃虫,镇刺痛,解蛇毒。让钧多吉指出:素嘎治寒性痞块。《形态比喻》中记载:旱生草类之君药素嘎生长在平滩和田边。叶似狮子爪,从中心向四面分茎,花梗如铁丝,花白色,五瓣,种
  • 鹅胆

    “鹅胆”在《中药大辞典》 “鹅胆”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鹅胆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é Dǎn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胆或胆汁。   【化学成份】胆汁含鹅脱氧胆酸。   【性味】《纲目》:&q
  • 鹅骨梢

      【别名】密花树   【来源】紫金牛科鹅骨梢Rapanea neriifolia (Sieb. et Zucc.) Mez,以叶、根皮入药。   【生境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中南、西南。   【性味】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湿。治乳腺炎初起。外
  • 鹅内金

    “鹅内金”在《中药大辞典》 “鹅内金”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鹅内金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é Nèi Jīn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砂囊内壁。全年均可采收。将鹅杀死后,取出肫,剖开,剥取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