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肉草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肥肉草


肥肉草

  【拼音名】Féi Ròu Cǎo

  【别名】家构、酸酒子、酸杆、福笛木、羊刀尖、棱茎木、百花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肥肉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ophyton fordii (Oliv.) Krass. [F. canthonense Stapf; Sonerila fordii Oliv.]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草本或亚灌木,高30-100cm。茎四棱形,棱上常具狭翅,无毛,通常不分枝。叶对生;叶柄长2-6cm,肉质,具槽,边缘具狭翅,与叶片连接处多少被刺毛;叶片膜质,通常在同一节上的一对叶,大小差别较大,宽披针形至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至圆形,长6-17cm,宽3-7cm,叶上面无毛或有时于基出脉行间具极疏的细糙伏毛,叶下面无毛,密布白色小腺点,边缘具细锯齿,齿尖具刺毛;基出脉5-7条。花两性;由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长12-20cm,总梗四棱形;总苞片扁圆形或宽卵形,具白色小腺点,早落,花梗四棱形,密被腺毛;苞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约1cm,被腺毛及白色小腺点,具腺毛状缘毛;花萼长约1.3cm,具4棱,被腺毛及白色小腺点,裂片长圆形;花瓣白色带红、淡红色、红色或紫红色,倒卵状长圆形,具一腺毛尖头;雄蕊4长4短,长者长约2.4cm,花药线形,长约1.4cm,药隔微膨大呈小距,短者长约0.8cm,花药卵形,长约3mm,药隔不延长:子房冠檐具缘毛。蒴果倒圆锥形,具4棱,顶孔4裂,宿存萼与果同形,檐部缢缩,无毛,具白色小腺点。花期6-9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40-1700的山谷疏、密林下阴湿处或山坡草地土质肥厚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味甘;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消肿。主痢疾;腹泻;吐血;痔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腹泻 凉血 凉血消肿 清热利湿 吐血 痔血

肥肉草


肥肉草的功效 肥肉草的用途 肥肉草可以治疗 肥肉草的用法 肥肉草的用量 肥肉草主要治疗 肥肉草能够治疗的疾病 肥肉草的用法 肥肉草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防已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李当之《药录》:防己,其茎如葛蔓延,其根外白内黄,如桔梗,内有黑纹如车辐解者良。2.《别录》:防己,生汉中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3.陶弘景:防己,今出宜都、建平,大而青白色,虚软者好,黑黯木强者不佳。   4.《唐本草》:防己,本出汉中着作车辐解,
  • 番石榴根

      【拼音名】Fān Shí Liu Gēn   【别名】那拔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idium guajaua L.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或剥取根皮,洗净,切片或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落叶
  • 枫寄生

      【拼音名】Fēnɡ Jì Shēnɡ   【别名】螃蟹夹、桐树寄生、桐子寄生[四川]、枫树寄生、枫香寄生、蟹爪寄生、虾脚寄生[广西]、栗寄生[陕西]   【来源】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扁枝槲寄生Viscum articulatum Burm. f.,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晒
  • 肥荚红豆

      【别名】鸭公青、青竹蛇   【来源】豆科肥荚红豆Ormosia fordiana Oliv.,以茎皮、根、叶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   【性味】苦、涩,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肝炎,跌打损伤,肿痛,风火牙痛,烧烫伤   【
  • 佛手柑根

    “佛手柑根”在《中药大辞典》 “佛手柑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佛手柑根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拼音名】Fó Shǒu Gān Gēn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根。9~10月挖取,晒干。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