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鳞大耳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黑鳞大耳蕨


黑鳞大耳蕨

“黑鳞大耳蕨”在《中药大辞典》

“黑鳞大耳蕨”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黑鳞大耳蕨

  【出处】《浙江天目山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Hēi Lín Dà ěr Jué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

  【原形态】黑鳞耳蕨,又名:大叶山鸡尾巴草。

  多年生草木,高35~70厘米。根状茎短而斜升,连同叶柄基部有卵状披针形黑色光亮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30厘米,除被棕色大鳞片外,向上直达叶轴和羽轴的下面密生狭披针形和倒向下的钻形鳞片;叶片披针形或阔披针形,厚纸质,长25~50厘米,宽8~15厘米,2回羽状分裂;中部羽片长4~7厘米,镰刀状披针形;小羽片镰状三角形或斜菱形,基部上侧阔而呈三角状凸起,下侧楔形,边缘不分裂,有芒刺头的齿;叶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小,生于分叉的上侧小脉顶端;囊群盖圆盾形,早落。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分布云南、甘肃、福建和长江流域各地。

  【功能主治】治下肢疖肿:新鲜黑鳞大耳蕨嫩叶,除净鳞毛,捣烂加白糖适量,调和涂敷患处,一天换一次;忌食酸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黑鳞大耳蕨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Hēi Lín Dà ěr Jué

  【英文名】Leaf of Makino's Shield Fern

  【别名】大叶山鸡尾巴草、冷蕨萁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makinoi(Tagawa)Tagawa

  采收和储藏:嫩叶,春季采收;根茎,四季均可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达80cm。根茎短而直立,密被褐色、披针形鳞片,全缘。叶簇生;叶柄长15-20cm,禾秆色,密被黑色阔披针形和棕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叶片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30-35cm,宽14-18cm,先端渐尖,基部不缩狭或稍缩狭,两面及叶轴和羽轴均被披针形或纤维状小鳞片,二回羽状;羽片20-30对,互生,平展,基部2-3对常向下反折,披针形,中部的较大,一回羽状;小羽片12-16对,近对生,镰状长圆形,通常基部上侧1片较大,长达1.5cm,先端钝,基部上侧截形并有耳状突起,下侧斜楔形,边缘有芒刺;叶脉羽状,侧脉2-3叉。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小脉先端,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囊群盖圆盾形,褐色,早落。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湿石上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甘;微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肿疮疖;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忌食酸辣。

  【临床应用】新鲜黑鳞大耳蕨嫩叶,除净鳞毛,捣烂加白糖适量,调和涂敷患处,一天换一次;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疮疖 疖肿 泻痢 泄泻 泄泻痢疾 痈肿疮疖

黑鳞大耳蕨


黑鳞大耳蕨的功效 黑鳞大耳蕨的用途 黑鳞大耳蕨可以治疗 黑鳞大耳蕨的用法 黑鳞大耳蕨的用量 黑鳞大耳蕨主要治疗 黑鳞大耳蕨能够治疗的疾病 黑鳞大耳蕨的用法 黑鳞大耳蕨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化气兰

    “化气兰”在《中药大辞典》 “化气兰”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化气兰   【出处】《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Huà Qì Lán   【别名】土百部   【来源】为兰科植物蕙兰的根皮。秋季挖根,抽去
  • 花杜仲藤

      【拼音名】Huā Dù Zhònɡ Ténɡ   【别名】有用花皮胶藤、刺耳南、刺耳蓝、花喉崩、喉崩癞、头钳模、眼角蓝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花皮胶藤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dysanthera utilisHayata etK aw   采收和储藏
  • 黄山梅

      【别名】少女花、铃钟三七   【来源】虎耳草科黄山梅Kirengeshoma palmata Yatabe,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布】浙江、安徽。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滋补强壮。主治疲劳过度,全身酸痛麻木   【用法用量】鲜品4~5钱,切薄片,加黄酒、红糖,
  • 黄花稔

    “黄花稔”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黄花稔”在《中药大辞典》 “黄花稔”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稔   【拼音名】Huánɡ Huā Rěn   【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
  • 黄多孔菌

      【别名】杂蘑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黄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生长在阔叶树朽木及枯树上,偶尔生长于针叶树的腐木上。   【性味】微咸,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