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二丸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红白二丸


红白二丸

“红白二丸”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红白二丸”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白二丸

  【拼音名】Hónɡ Bái èr Wán

  【别名】红白二元、红黑二丸、岩丸子、鸳鸯七、水八角、一口血、一点血、小桃红、山海棠

  【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中华秋海棠Begonia sinensis A. DC.,以块茎、全草入药。秋季采收,分别晒干。

  【性味】苦、酸,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止痢。用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吐血,衄血,跌打损伤出血

  【用法用量】2~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白二丸

  【拼音名】Hónɡ Bái èr Wán

  【别名】一点血、岩丸子、鸳鸯七、红黑二丸、野秋海棠、红白二元、老背少、一口血、山海棠。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sinensis A.DC.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前采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有双球形块茎,但有较多须根;茎圆柱形,直立,淡褐色,不分枝。叶互生;叶柄长4-15cm,从下到上变短;叶片薄纸质,宽卵形,长3-12cm,宽3.5-9cm,先端渐尖,常成尾状,基部心形,偏斜,叶背淡绿色,叶缘有锯齿。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较小而稀疏,粉红色,雄花被片4,外轮2,卵圆形,内轮2,友蕊多数,基部合生成长约2mm的柄,花药纵裂;雌花被片5,外轮2片,内轮3片,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半月形,有乳头状突起。蒴果有2翅,一翅较大,三角形。花、果期夏、秋间。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阴湿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较粗,多为双球形,直径1-2cm,表皮干燥皱缩,显深褐色或棕褐色,下部须根丛生,呈纤维状,黑褐色;质地较软,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甘、苦。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止痢;镇痛。主崩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外伤出血;痢疾;胃痛;腹痛;腰痛;瘿气痛;痛经;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白带 崩漏 赤白带下 带下 跌打瘀痛 活血调经 衄血 气痛 调经 痛经 外伤出血 胃痛 腰痛 月经不调 镇痛 止痢


红白二丸的功效 红白二丸的用途 红白二丸可以治疗 红白二丸的用法 红白二丸的用量 红白二丸主要治疗 红白二丸能够治疗的疾病 红白二丸的用法 红白二丸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黄栌根

    “黄栌根”在《中药大辞典》 “黄栌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黄栌根   【出处】《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Huánɡ Lú Gēn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毛叶黄栌的根。全年可采,去净泥土,晒干。   【原
  • 黑老虎

    “黑老虎”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黑老虎”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老虎   【别名】冷饭团、臭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大钻、万丈红、透地连珠、紫根藤、外红消、红过山、钻骨风、大叶南五味   【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绯红南五味Kadsu
  • 红血藤

      【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拼音名】Hónɡ Xuè Ténɡ   【英文名】Chinese Spatholobus   【别名】华密花豆、血格龙。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红血藤的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atholobus sinens
  • 红蓝地花

    “红蓝地花”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红蓝地花”在《中药大辞典》 “红蓝地花”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蓝地花   【拼音名】Hónɡ Lán Dì Huā   【别名】长茎飞蓬、紫苞飞蓬   【
  • 黑塔子根

    “黑塔子根”在《中药大辞典》 “黑塔子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根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Hēi Tǎ Zǐ Gēn   【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9~11月采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