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岩黄芪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红花岩黄芪


红花岩黄芪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拼音名】Hónɡ Huā Yán Huánɡ Qí

  【英文名】root of Multijugate Sweetvetch.

  【别名】红黄芪、黄芪。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红花岩黄芪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sarum multijugum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末挖取根,除去根头部及支根,晒干打把。

  【原形态】红花岩黄芪 半灌木,高可达1m。幼枝密被短柔毛。叶柄甚短,密被短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长2-4mm,下部连合,外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21-41;叶片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2mm,宽3-6m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密布小斑点,下面密被平伏短柔毛。总状花序胶生,连花梗长10-35cm;花9-25朵,疏生;苞片早落;花梗长2-3mm,有毛;花萼钟状,长5-6mm,外面被短柔毛,萼齿5,三角状,短于萼简;蝶形花冠紫红色,有黄色斑点,旗瓣和龙骨瓣近等长,翼瓣短。雄蕊10,二体,花柱丝状,弯曲。荚果扁平,2-3节,节荚斜圆形,表面有横肋纹和柔毛,中部常有l-3个极小针刺或边缘有刺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漠区河岸或砂砾质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甘;温

  【归经】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主治气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体虚浮肿;慢性肾炎;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大剂量要用至30g。补虚宜炙用;止汗、利尿、托疮生肌宜生用。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甘、性微温。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的功能。用于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不愈合。补气宜炙用;止汗、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宜生用。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补气 盗汗 浮肿 久泻 敛疮 慢性肾炎 排脓 生肌 生肌敛疮 肾炎 脱肛 心悸 痈疽 子宫脱垂 自汗


红花岩黄芪的功效 红花岩黄芪的用途 红花岩黄芪可以治疗 红花岩黄芪的用法 红花岩黄芪的用量 红花岩黄芪主要治疗 红花岩黄芪能够治疗的疾病 红花岩黄芪的用法 红花岩黄芪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荷叶

    “荷叶”在《中国药典》 “荷叶”在《中药大辞典》 “荷叶”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荷叶   【拼音名】Hé Yè   【英文名】FOLIUM NELUMBINIS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 黄鳝藤根

      【出处】《福建中草药》   【拼音名】Huánɡ Shàn Ténɡ Gēn   【别名】熊柳根(《福建民间草药》),铁包金、土黄耆(《闽东本草》)。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的根。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苦
  • 还筒子

      【拼音名】Hái Tǒnɡ Zi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strodia elata Bl.   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天麻,多年生寄生草本,高60-100cm,全株不含叶绿素。块茎肥厚,肉质,长
  • 猴接骨草

      【拼音名】Hóu Jiē Gǔ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短叶赤车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lionia brevifolia Ben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草本,长达25cm。茎匍匐,肉质,被短柔
  • 胡杨

      【拼音名】Hú Yánɡ   【别名】胡桐、胡桐泪[树脂]、异叶杨、托奥罗依[蒙名]   【来源】杨柳科杨属植物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 Schrenk.以树脂、叶、根、花等入药。树脂春季收集;根四季可采;叶夏秋采集;花序4月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