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茄苳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红茄苳


红茄苳

  【出处】始载于《中国树木分类学》。

  【拼音名】Hónɡ Qié Dōnɡ

  【英文名】bark of Mangrove, bark of Fourpetale Mangrove

  【别名】红树皮、王梨跤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红茄苳的树皮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zophora mucronata Poi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或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灌木或乔木,树皮褐色,有纵裂皮孔;常有曲膝状的气根下垂入地。单叶交互对生;叶柄粗厚而扁,长2.5-5cm;叶片革质,阔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6cm,宽5-10cm,先端具钻状短尖,基部阔楔形,全缘;叶脉不明显。总花梗由当年生枝的叶腋内抽出,有花3-7朵排成聚伞花序,总花梗长2.5-4cm,多少下垂;花柄长1-1.3cm,基部有合生的小苞片;花萼4裂,裂片三角状长圆形,上部渐狭,淡黄色;花瓣4,短于花萼,被白色丝状长毛;雄蕊8,4枚着生于花瓣上,另4枚着生于萼片上;子房半下位,上部圆锥形,突出花盘外,2室,花柱2裂。成熟的果实长卵形,下垂,褐色或绿色,长5-7cm,径2.5-3.5cm,具宿存花萼;种子1,于果离母树前发芽,胚轴突出成长棒状,长36-64cm。花期几乎全年。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滩污泥红树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鞋于台湾。

  【化学成份】红茄苳叶富含糖、脂类和蛋白质[1]。另外本品还含赤霉素(gibberllins)A3、A5、A9[2],α-amyrin),β-香树脂醇(β-amyrin)羽扇豆醇(lup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7-豆甾烯醇(stigmast-7-en-3β-ol),谷甾醇(sitosterol),白桦脂醇(betulin)[3],25-S-螺甾-5-烯-23β,14α-二醇(25-S-spirost-5-ene-23β,14αdiol)[4]及1D-1-O-甲基-粘肌醇(1D-1-O-methyl-mucoinositol)[5].

  【功能主治】解毒利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尿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解毒利咽 凉血止血 利咽 尿血 清热利湿 泄泻 咽喉肿痛


红茄苳的功效 红茄苳的用途 红茄苳可以治疗 红茄苳的用法 红茄苳的用量 红茄苳主要治疗 红茄苳能够治疗的疾病 红茄苳的用法 红茄苳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红香藤

      【出处】《陆川本草》   【拼音名】Hónɡ Xiānɡ Ténɡ   【别名】藤香、鸡踢香、降香(《陆川本草》),大香藤、屈叶藤、白鸡刺藤,黄龙脱衣(《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藤黄檀的茎或根。夏、秋采。   【原形态】灌木状大藤本
  • 猴骨

      【拼音名】Hóu Gǔ   【别名】猕猴骨、申骨、黄猴   【来源】灵长目猴科猕猴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以骨骼(酥炙或打碎)入药。   【生境分布】湖北、湖南、四川、西藏、广西。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除
  • 华无柱兰

      【来源】兰科华无柱兰Amitostigma chinense (Rolfe) Schlechter,以全草、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布】浙江。   【性味】微甘,凉。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血。主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吐血   【用法用量】鲜全草1~
  • 红紫苏

      【拼音名】Hónɡ Zǐ Sū   【别名】木樨臭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走茎龙头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fargesii(Levl.)C.Y.Wu var.radicans(Vaniot)C.Y.Wu   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全草
  • 海红豆

    “海红豆”在《中药大辞典》 “海红豆”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海红豆   【出处】《海药本草》   【拼音名】Hǎi Hónɡ Dòu   【来源】为豆科植物海红豆的种子。采收成熟的果实,剥取种子,晒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