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蒿枝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红蒿枝


红蒿枝

“红蒿枝”在《中药大辞典》

“红蒿枝”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红蒿枝

  【出处】《红河中草药》

  【拼音名】Hónɡ Hāo Zhī

  【别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具香气。茎紫红色,上部被白色柔毛。单叶互生,羽状深裂,裂片呈互生状分离,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深裂,并具重锯齿,两面被毛。头状花序小,排列成圆锥状顶生;总苞半球形,苞片2~3列;花紫红色,熟后黄色,缘花雌性,丝状,2齿裂;盘花两性,5裂。瘦果细小,长椭圆形,平滑。种子无冠毛。

  【生境分布】生于田边,沟边潮湿处。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凉。"

  【功能主治】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治急性胃肠炎,痧症,膀胱炎,尿道炎,咽喉炎,口腔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②《红河中草药》:"清热解毒,截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4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附方】①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咽峡炎,肺炎,术后感染:干红蒿枝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防治流感:干红蒿枝三钱,白茅根二钱。水煎服。

  ③防治疟疾:干红蒿枝三至五钱。水煎服,或煮大锅药服。(①方以下出《红河中草药》)

  ④治吐血,鼻衄:小红蒿、地管子。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蒿枝

  【出处】出自《红河中草药》。

  【拼音名】Hónɡ Hāo Zhī

  【英文名】all-grass of Purple Cyathocline

  【别名】小红蒿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thocline purpurea (Buch.-Ham.ex D. Don) O.Kuntze [ Tancetum purpurem Buch.-Ham.ex D.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杯菊 一年生草本,高10-50cm,有香气。茎直立,带紫红色,自基部分枝,全株被粘质长柔毛,枝端或花序下有较密的长柔毛。单叶互生;无叶柄;叶片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2.5-12cm,二回羽状分裂,羽裂片稀疏或密集,羽轴上常有大小不等的栉齿,基部一对裂片扩大,耳状,抱茎,两面均被毛。头状花序小,多数或少数在分枝顶端排列成短圆锥状伞房状;总苞半球形,直径径约2mm;苞片2层,边缘膜质;花托杯状,裸露;外围有多层结实雌花,花冠线形,红紫色,先端2齿裂;盘花两性,通常不结实,花冠无冠毛。花、果期近全年。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边、路旁及沟边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含桉叶内酯(eudesmanolide),异狭叶依瓦菊素(isoivangustin),6α-羟基-(14),10(15)-愈创木二烯-8α,12-mw sgxj[6α-hydroxy-4(14),10(15)-α-hydroxy-4(14),10(15)-gua-ianolide][2]。

  【药理作用】红蒿枝挥发油有驱绦虫、钩虫的作用[1]。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解毒利咽;凉血止血。主湿热泻痢;小便淋痛;咽喉肿痛;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1.《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治急性胃肠炎,痧症,膀胱炎,尿道炎,咽喉炎,口腔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2.《红河中草药》:清热解毒,截疟。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肠炎 除湿利尿 喉炎 解毒利咽 截疟 急性胃肠炎 口腔炎 凉血 凉血止血 淋痛 利湿热 利咽 尿道炎 衄血 膀胱炎 清利湿热 热泻 痧症 湿热泻痢 外伤出血 胃肠炎 小便淋痛 消炎 泻痢 咽喉炎 咽喉肿痛

红蒿枝


红蒿枝的功效 红蒿枝的用途 红蒿枝可以治疗 红蒿枝的用法 红蒿枝的用量 红蒿枝主要治疗 红蒿枝能够治疗的疾病 红蒿枝的用法 红蒿枝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狐狸尾

    “狐狸尾”在《中药大辞典》 “狐狸尾”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狐狸尾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Hú Li Wěi   【别名】狸尾豆(《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兔尾草的全草。夏、秋采取。
  • 狐肝

    “狐肝”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狐肝”在《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肝   【拼音名】Hú Gān   【别名】狐肝粉   【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 vulpes L.,以肝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若尔盖、东
  • 蔛草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Hú Cǎo   【别名】蔛荣、蔛菜(《唐本草》),接水葱(《七卷食经》),鸭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少花鸭舌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根茎短,近于直立。叶
  • 鹤顶兰

    “鹤顶兰”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鹤顶兰”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鹤顶兰   【别名】大白及[广西南宁]   【来源】兰科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ume,以假鳞茎入药。   【生境分布】广西
  • 黄大豆

    “黄大豆”在《中药大辞典》 “黄大豆”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黄大豆   【出处】宁原《食鉴本草》   【拼音名】Huánɡ Dà Dòu   【别名】黄豆(《日用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