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殃簕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火殃簕


火殃簕

  【拼音名】Huǒ Yānɡ Lè

  【别名】霸王鞭、金刚纂、金刚树、龙骨树、肉麒麟、羊不挨、火旺、火巷、火焰、羊桠、扬丫、洋丫簕

  【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金刚纂Euphorbia antiquorum L.,以茎、叶(去净汁液);液汁(茎、叶切开流出白色液体)入药。全年可采,多为鲜用。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茎、叶:消肿,拔毒,止泻。用于急性胃肠炎,疟疾,跌打肿痛。

  液汁:泻下,逐水,止痒。用于肝硬化腹水,皮癣

  【用法用量】急性胃肠炎:鲜茎1~2两,去皮刺切碎或鲜叶7片去头尾,流净液汁,加大米5钱炒至焦黄色,水二碗煎服;

  疟疾:茎心切成黄豆大,以龙眼肉或胶囊包裹,于发作前5小时吞服;

  跌打肿痛:鲜茎1两切碎炒黑,水酒各半煎服。

  肝硬化腹水:用液汁和面粉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2丸,以泻为度,孕妇忌服。

  皮癣:用液汁搽患处。

  【备注】(1)本品有毒!必须同大米炒焦方可内服;若皮肤与液汁接触,可引起发炎,起水泡;若液汁入眼,可致失明。误食小量引起剧烈下泻。误食大量则刺激口腔粘膜,呕吐、头晕、昏迷,肌肉颤动等。解救方法:皮肤接触液汁应立即用清水洗涤或给予止痛剂。误食者应注意口腔的保护和清洁,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保温、注射兴奋剂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疗疾病: 拔毒 肠炎 跌打肿痛 腹水 肝硬化 肝硬化腹水 急性胃肠炎 疟疾 皮癣 胃肠炎 泻下 止泻 止痒 逐水

火殃簕


火殃簕的功效 火殃簕的用途 火殃簕可以治疗 火殃簕的用法 火殃簕的用量 火殃簕主要治疗 火殃簕能够治疗的疾病 火殃簕的用法 火殃簕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海桑

      【拼音名】Hǎi Sā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桑科植物海桑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neratia caseolaris(L.)Engl.[Rhi-zophora caseolaris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   【原形态】
  • 河豚子

    “河豚子”在《中药大辞典》 “河豚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河豚子   【出处】《纲目》   【拼音名】Hé Tún Zǐ   【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卵子。   【性味】《本草拾
  • 红酸七

    “红酸七”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红酸七”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酸七   【别名】油点草、白七、红酸七、竹叶七、牛尾参   【来源】百合科油点草属植物粗轴油点草Tricyrtis macropoda Miq.,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
  • 和血丹

    “和血丹”在《中药大辞典》 “和血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和血丹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Hé Xuè Dān   【别名】胡枝子(《植物名实图考》),大叶乌梢、大叶马料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海月

    “海月”在《中药大辞典》 “海月”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海月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ǎi Yuè   【别名】镜鱼(《临海异物志》),以下鱼(《食疗本草》),海镜、膏叶盘(《岭表录异》),蛎镜(《闽中海错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