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囊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荚囊蕨


荚囊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名】Jiá Nánɡ Jué

  【英文名】Ivorywhite Sreuthiopteris

  【别名】篦子草、天鹅抱蛋、锯草、梳子草、铁蕨萁

  【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荚囊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uthiopteris eburnea(Christ) Ching[Blechnum eburnea Chris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25-60cm。根茎粗短,横卧斜生,密被栗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近簇生,二型;营养叶的柄长3-15cm,禾秆色;叶片披针形,厚革质,长20-45cm,宽2.5-6cm,锐尖头,基部渐变狭,两面光滑,一回羽裂几达叶轴;裂片向下部逐渐缩小成耳形,中部的长1.5-2.5cm,宽4-6mm,短尖状,全缘,侧脉单一,不明显。孢子叶通常略较长,裂片较短而狭。孢子囊群条形,生于叶缘内,与中脉并行;囊群盖条形,外缘着生,成熟时开向中脉,边缘多少啮断状。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干旱石灰岩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肺;心;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消肿。主淋证;跌打损伤;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味甘、涩、性凉。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能。用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疔疮痈肿。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疮痈 疮痈肿痛 淋证 清热利湿 散瘀消肿


荚囊蕨的功效 荚囊蕨的用途 荚囊蕨可以治疗 荚囊蕨的用法 荚囊蕨的用量 荚囊蕨主要治疗 荚囊蕨能够治疗的疾病 荚囊蕨的用法 荚囊蕨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劲直酢浆草

      【拼音名】Jìn Zhí Zuò Jiānɡ Cǎo   【别名】扭筋草、老鸦酸、紧密酢浆草   【来源】酢浆草科劲直酢浆草Oxalis stricta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湖南。   【性味】苦,寒。有小毒。   【
  • “酱”在《中药大辞典》 “酱”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酱   【出处】《别录》   【拼音名】Jiànɡ   【来源】系用面粉或豆类,经蒸罨发酵,加盐、水制成的糊状物。   【化学成份】酱以大豆或面粉为主要原料,每100克
  • 芥子

    “芥子”在《中国药典》 “芥子”在《中药大辞典》 “芥子”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芥子   【拼音名】Jiè Zǐ   【英文名】SEMEN SINAPIS   【别名】白芥子、黄芥子、芥菜子、青菜子   【来源】
  • 极丽马先蒿

      【拼音名】Jí Lì Mǎ Xiān Hāo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极丽马先蒿的全草或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deicularis decorisima Diels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全草,除去须根、枯叶,洗净,晾干;夏季采收花,阴干。   【原形
  • 鸡爪乌

      【拼音名】Jī Zhuǎ Wū   【别名】细草乌   【来源】药材基源:为志茛科植物康定翠雀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hinium tatsienense Franch.[D.soonmingense Che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挖茎叶、须根,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