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子针线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老婆子针线


老婆子针线

  【出处】《峨嵋药植》

  【拼音名】Lǎo Po Zǐ Zhēn Xiàn

  【别名】粘人裙(《中国药植志》),毒蛆草(《中国土农药志》),一马光(《陕西植药调查》),一抹光、一扫光、小青(《贵州草药》),药蛆、麻荆芥(《中药通报》3(6):250,1957)。

  【来源】为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的全草或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四棱形,淡紫色,具倒生短毛及紫条纹,节部膨大。单叶对生;卵状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钝圆锯齿,两面脉上有短毛;叶柄长0.5~3厘米。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20厘米;苞片及小苞片钻状;花疏生,有短柄;萼筒状,具5棱,长3~6毫米,上唇3齿呈芒状钩,下唇2齿较短,无芒;花冠筒状,粉红色或白色,长约5毫米,裂为唇形,上唇2浅裂,下唇3裂;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筒部;子房上位,1室,花柱顶生,柱头2裂。瘦果包于宿萼内,长8~10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林下或林边阴湿处。分布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各地。

  【化学成份】根含木脂体成分透骨草灵-Ⅱ及有杀虫作用的乙酸透骨草醇酯等。

  【性味】《贵州草药》:"根: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治疥疮,黄水疮,疮毒感染发热。

  ①《峨嵋药植》:"搽治疮毒。"

  ②《四川中药志》:"解毒清热,治黄水疮,疥疮及虫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根:煎汤,0.5~1两。

  【附方】①治疮毒:老婆子针线捣烂,加猪油及花椒粉末调搽。(《峨嵋药植》)

  ②治黄水疮:老婆子针线、黄蔗叶.捣绒,涂。

  ③治疥疮:老婆子针线、花椒、木鳖子、冰片、黄柏、硫黄。共为末,麻油调涂。

  ④治虫疮:老婆子针线、雄黄、花椒、硫黄。共研细,调猪油搽。(②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⑤治疮毒发烧:一抹光根五钱至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黄水疮 疥疮 解毒杀虫

老婆子针线

老婆子针线


老婆子针线的功效 老婆子针线的用途 老婆子针线可以治疗 老婆子针线的用法 老婆子针线的用量 老婆子针线主要治疗 老婆子针线能够治疗的疾病 老婆子针线的用法 老婆子针线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兰花双叶草

    “兰花双叶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兰花双叶草”在《中药大辞典》 “兰花双叶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兰花双叶草   【拼音名】Lán Huā Shuānɡ Yè Cǎo   【别名】花叶两块瓦   
  • 鹿葱

      【出处】《群芳谱》载有鹿葱,并将其与萱花对比异同,认为鹿葱色颇类萱,但无香,叶与花茎亦不同。其叶圆而翠绿,叶枯死而后花;一茎虚心,有花五六朵并于顶,花七八瓣。古代文献有关鹿葱的记述,与本种较相似。   【拼音名】Lù Cō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鹿葱的鳞茎。   
  • 莲雾

      【拼音名】Lián Wù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洋蒲桃的叶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samarangense(BI)Merr.et Perry[Myrtus samarangense B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 龙须草

    “龙须草”在《中药大辞典》 “龙须草”在《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龙须草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Lónɡ Xū Cǎo   【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栗叶

    “栗叶”在《中药大辞典》 “栗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栗叶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Lì Yè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