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鸦糊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老鸦糊


老鸦糊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Lǎo Yā Hú

  【别名】万年青(《植物名实图考》),鱼胆(《中国树木分类学》),牛舌癀、猴草、粗糠草、粥香(《福建民间草药》),没翻叶、大麻雀米、鸡米树、菜子木、红泡果(《贵州民间药物》),爆竹子、路金子、百子爆、米筛花、米筛子、大叶鲤鱼泻子、毛风(《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老鸦糊的根、茎、叶、果实。5~10月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达3米。小枝有粗糠状短柔毛或平滑无毛。叶对生;阔椭圆形以至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为小齿牙或齿牙状,下面疏生星状毛及腺点;叶柄长0.5~1厘米。密生的聚伞花序,径2~3厘米;总梗有短柔毛,与叶柄等长或短于叶柄;花水红色;萼短钟状,截形;花冠短筒状,4裂;雄蕊4,长7毫米,花丝较花冠之裂片为长,花药广椭圆形;雌蕊1,子房4室。核果,堇紫色,径3~4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旷野间。分布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东、福建等地。

  【性味】苦辛,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辛,温,有小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寒,味辛。"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凉,味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尿血。

  ①《植物名实图考》:"截疟。"

  ②《福建民间草药》:"驱风除湿,杀虫解毒,散结化瘀。"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①治关节炎:老鸦糊根二两,猪蹄半斤,黄酒二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跌打损伤:鲜老鸦糊叶捣烂后敷伤部。(《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外伤出血:老鸦糊叶、果实,晒干研粉外敷,或鲜叶捣烂外敷伤处。

  ④治内出血:老鸦糊干叶研粉,每次一钱,每天三、四次,开水冲服。

  ⑤治尿血:老鸦糊叶、白茅根、活血丹各一两,檵木叶五钱,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皮下漏血:鲜老鸦糊叶、茎半斤。水煎熏洗。

  ⑦治冻疮:老鸦糊叶一握。煎汤熏洗,不断擦患郎,日洗一两次。

  ⑧治蛇伤:老鸦糊根二两切碎。酌加水煎服。(⑥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风湿关节痛 关节痛 化瘀 截疟 尿血 驱风 驱风除湿 散结 杀虫解毒 收敛 收敛止血


老鸦糊的功效 老鸦糊的用途 老鸦糊可以治疗 老鸦糊的用法 老鸦糊的用量 老鸦糊主要治疗 老鸦糊能够治疗的疾病 老鸦糊的用法 老鸦糊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辣姜子

      【拼音名】Là Jiānɡ Zǐ   【别名】樟树果、鸡油果、山茴香、野气辣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rubescens Lec.   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红叶木姜
  • 龙眼梳

      【拼音名】Lónɡ Yǎn Shū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毛蜂窝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xagonia apiaria(Pers.)Fr.[Polyporus apiaria Pers.]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 柳叶剑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拼音名】Liǔ Yè Jiàn Jué   【别名】肺痨草、石虎   【来源】药材基源:为剑蕨科植物柳叶敛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gramme salicifolia (Makino) Makino[Gymno
  • 鹿脂

    “鹿脂”在《中药大辞典》 “鹿脂”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鹿脂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Lù Zhī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脂肪油。   【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痈肿死肌,温中,
  • 落马衣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拼音名】Luò Mǎ Yī   【英文名】Indian Epimeredi Herb   【别名】马衣叶、假紫苏、土防风、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防风草、秽草、大篾草、大羊古骚、排风草、臭苏、野苏麻、土藿香、野苏、野紫苏、猪麻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