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饭果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冷饭果


冷饭果

“冷饭果”在《中药大辞典》

“冷饭果”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冷饭果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Lěnɡ Fàn Guǒ

  【别名】糯米果

  【来源】为忍冬种植物臭荚蒾的叶、果。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半常绿灌木,高2~3米。小枝浅褐色,具白色柔毛,有臭气,冬芽具鳞片。单叶对生,多簇生于短枝,倒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1~2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几全缘或于中部以上具大而圆的锯齿,上面光滑,下面疏被柔毛,沿叶脉处较多,叶脉基部三出,侧脉每边1~2条,脉腋内具簇生毛;叶柄长约5~12毫米,具柔毛。伞房花序式的聚伞花序生于侧枝顶端,具柔毛;花小,白色,阔钟状,先端5裂,裂片圆;雄蕊5,花丝细长,略露于花冠之外;子房下位。浆果状核果,阔椭圆形,成熟时红色。种子1枚,压扁,具纵槽。花期4~5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疏林下或路旁。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地。

  【性味】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接骨。果治头痛,咳嗽,肺炎,跌打损伤,走马牙疳,荨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脓肿:鲜冷饭果叶,捣烂,炒热,喷以酸醋包患处。

  ②治骨折:冷饭果叶,研末,酒调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冷饭果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Lěnɡ Fàn Guǒ

  【英文名】Fruit of Fetid Viburnum

  【别名】糯米果、碎米团果、山五味子、老米酒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臭荚蒾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foetidum Wal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臭荚蒾 薄叶灌木,高达4m。幼枝连同叶柄和花序均被簇状短柔毛,老枝红褐色,无毛。叶对生;叶柄长5-10mm;叶纸质至厚纸质;叶片卵形、椭圆形至长圆状菱形,长3-6.5cm,宽1.5-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疏生锐齿,上面绿色,除中脉密生短柔毛外均无毛,下面淡绿色,除中脉及侧脉被同样毛外,脉腋集聚簇状毛,侧脉2-4对,弧形而达齿端,基部一对作离基3出脉状,叶脉在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花序聚伞状复伞形,顶生,直径5-8cm;具总梗,第1级辐射枝4-8条,花着生于第2-3级辐射枝上;萼筒长约1mm;萼檐具5微齿;花冠白色,辐状,长1.5mm,冠筒长约0.5mm,裂片圆卵形,长过冠筒;雄蕊5,略超出花冠。核果红色,卵状椭圆形,长约7mm;核扁,背具2浅沟、腹具3浅沟。花期7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100m的林缘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

  【性味】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头痛;咳嗽;肺炎;跌打损伤;甘肃麻疹;牙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肺炎 接骨 麻疹 荨麻疹 牙疳 走马牙疳

冷饭果


冷饭果的功效 冷饭果的用途 冷饭果可以治疗 冷饭果的用法 冷饭果的用量 冷饭果主要治疗 冷饭果能够治疗的疾病 冷饭果的用法 冷饭果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柳枝

    “柳枝”在《中药大辞典》 “柳枝”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柳枝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Liǔ Zhī   【别名】杨柳条(《摘元方》),柳条(《芷园臆草》)。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枝条。全年可采。
  • 篱栏子

    “篱栏子”在《中药大辞典》 “篱栏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篱栏子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Lí Lán Zǐ   【来源】为旋花种植物茉栾藤的种子或全株。   【原形态】茉栾藤,又名:鱼黄草
  • 烂泥蒿

      【拼音名】Làn Ní Hāo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齿叶灯台报春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serratifoli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不被粉。根茎粗短,向下发出
  • 罗伞草

      【拼音名】Luó Sǎn Cǎo   【别名】一把伞、小礼花、大含羞草、荷包草、降落伞。   【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感应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ophytumsensititvum(L.)DC.[OxalissensitivumL.;Biophytumn
  • 凉山虫草

      【出处】始载于《四川通志》。   【拼音名】Liánɡ Shān Chónɡ Cǎo   【英文名】liangshan tong-chong-ha-cho   【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科真菌凉山虫草的菌核及子座。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liang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