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叶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菱叶


菱叶

“菱叶”在《中药大辞典》

“菱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菱叶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Línɡ Yè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晒干为末,搽小儿走马疳。"

  ②《中国药植图鉴》:"治小儿头疮及增强视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钱。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菱叶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Lí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Maximorwica Waterchesnut, leaf of Singharanut

  【来源】药材基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pa bispinosa Rox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根二型,除吸收根外,尚有同化根;同化根含叶绿素,生自茎节,羽状细裂。茎细长,因水之深浅不同而长短不等。叶集生茎顶,成莲座状,菱状三角形,长2.5-4cm,宽2-4.5cm,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近基部全缘,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幼时有细毛,后渐落,沿脉有毛;叶柄长2.5-5cm,有毛或无毛,近顶处有胖大海绵状的气室。花两性,单生叶腋;萼管短,有毛,裂片4;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胚珠1,花柱钻状,柱头头状,花盘鸡冠状。果实为梢扁的倒三角形,两端有刺,两刺间距离3-4cm,腹背的萼裂片脱落。种子一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小儿走马牙疳;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研末搽;或鲜品捣敷。内服:煎汤,6-15g,鲜品加倍。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晒干为末,搽小儿走马疳。

  2.《中国药植图鉴》:治小儿头疮及增强视力。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头疮 小儿头疮 牙疳 走马牙疳


菱叶的功效 菱叶的用途 菱叶可以治疗 菱叶的用法 菱叶的用量 菱叶主要治疗 菱叶能够治疗的疾病 菱叶的用法 菱叶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两头尖

      【拼音名】Liǎnɡ Tóu Jiān   【英文名】RHIZOMA ANEMONES RADDEANAE   【别名】红背银莲花、红被银莲花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茎。夏季采挖,除去须根,
  • 鹿尾

    “鹿尾”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鹿尾”在《中药大辞典》 “鹿尾”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尾   【拼音名】Lù Wěi   【来源】为鹿的干燥尾部。带毛鹿尾系将鹿尾割下,挂起阴干而成;不带毛鹿尾系将毛鹿尾入水中浸片刻,
  • 裂叶秋海棠

      【拼音名】Liè Yè Qiū Hǎi Tánɡ   【别名】岩红、红孩儿、血蜈蚣   【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 Rox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洗净晒干。   【性味】酸,凉。   
  • 龙须草

    “龙须草”在《中药大辞典》 “龙须草”在《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龙须草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Lónɡ Xū Cǎo   【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鹿葱

      【出处】《群芳谱》载有鹿葱,并将其与萱花对比异同,认为鹿葱色颇类萱,但无香,叶与花茎亦不同。其叶圆而翠绿,叶枯死而后花;一茎虚心,有花五六朵并于顶,花七八瓣。古代文献有关鹿葱的记述,与本种较相似。   【拼音名】Lù Cō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鹿葱的鳞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