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叶白齿藓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偏叶白齿藓


偏叶白齿藓

  【拼音名】Piān Yè Bái Chǐ Xiǎn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齿藓科植物偏叶白齿藓的植物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ndon secundus(Harv.)Mitt.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物体粗壮,黄绿色至青绿色。主茎横展,具鞭状枝和假根。支茎直立或倾立,少分枝,长3-6cm。叶三角披针形,基部卵形,上端渐尖,叶缘略反曲,尖部具细齿。无中肋。叶细胞卵形至狭长形,角细胞多数,方形或椭圆形,壁厚。雌雄异株。蒴柄细长;孢蒴长卵形;蒴帽兜形,覆盖全孢蒴。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树干上或岩石表面,四季均可生长。往往成片着生,群体厚达1.5-2.5cm。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陕西、青海、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止痛。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跌打损伤;血瘀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凉血止血 衄血 散瘀止痛


偏叶白齿藓的功效 偏叶白齿藓的用途 偏叶白齿藓可以治疗 偏叶白齿藓的用法 偏叶白齿藓的用量 偏叶白齿藓主要治疗 偏叶白齿藓能够治疗的疾病 偏叶白齿藓的用法 偏叶白齿藓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皮哨子

    “皮哨子”在《中药大辞典》 “皮哨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皮哨子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Pí Shào Zi   【别名】无患子(《滇南本草》整理本),油患子(四川)。   【来源】为无患子
  • 蒲黄

    “蒲黄”在《中国药典》 “蒲黄”在《中药大辞典》 “蒲黄”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蒲黄   【拼音名】Pú Huánɡ   【英文名】POLLEN TYPHAE   【别名】香蒲、水蜡烛、蒲草   【来源
  • 蒲州豉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Pú Zhōu Chǐ   【性味】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②《纲目》:"咸,寒,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解烦热,热毒,寒热,虚劳,调中,发汗,
  • 泡囊草根

      【拼音名】Pào Nánɡ Cǎo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泡囊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Physochlainae Physaloidis   采收和储藏:秋和地上部分枯萎时挖根,去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cm
  • 蓬莱草

    “蓬莱草”在《中药大辞典》 “蓬莱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蓬莱草   【出处】《泉州本草》   【拼音名】Pénɡ Lái Cǎo   【别名】苦舌草(《广州植物志》),凤梨草、旺梨草(《泉州本草》),雷公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