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楞草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三楞草


三楞草

“三楞草”在《中药大辞典》

“三楞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三楞草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Sān Lénɡ Cǎo

  【别名】三轮草,见骨草、四方草(《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碎米莎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8~9月抽穗时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高8~85匣米,扁三棱形。叶片长线形,短于秆,宽3~5毫米,叶鞘红棕色。叶状苞片3~5枚;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辐射枝4~9枚,长达12厘米,每辐射枝具5~10个穗状花序;穗状花序长1~4厘米,具小穗5~22个;小穗排列疏松,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压扁,长4~10毫米,具花6~22朵,鳞片排列疏松,膜质,宽倒卵形,先端微缺,具短尖,有脉3~6条;雄蕊3;花柱短,柱头3。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三棱形,褐色。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于田间、山坡、路旁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味淡,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辛,无毒。"

  【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痛,左瘫右痪。"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O.5~2两;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三楞草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Sān Lénɡ Cǎo

  【英文名】Herb of Rice Galingale

  【别名】三轮草、细三棱、三棱草、水三棱,小三棱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碎米莎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iria L.

  采收和储藏:8-9月抽穗时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碎米莎草,一年生草本,高10-60cm。秆丛生,纤细,扁三棱形。叶基生,短于秆,宽2-5mm,叶鞘红棕色。叶状苞片2-5,下面2片常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穗状花序卵形或圆形,长1.5-4cm,有小穗5-22;小穗直立,排列疏松,斜展,线状披针形,长4-10mm,宽约2mm,有花6-22,小穗轴近无翅;鳞片宽倒卵形,淡黄棕色,长约1.5mm,先端微凹或钝圆,有不明显的尖头,背面龙骨状,有脉3-5;雄蕊3,花药小;花柱短,柱头3。小坚果三棱形或椭圆形,褐色,密生突起的细小,长约1mm。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田间、路旁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新疆、台湾等地。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风湿筋骨疼痛;瘫痪;月经不调;闭经;育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

  【各家论述】《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痛,左瘫右痪。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闭经 风湿筋骨疼痛 风湿筋骨痛 活血调经 筋骨疼痛 筋骨痛 瘫痪


三楞草的功效 三楞草的用途 三楞草可以治疗 三楞草的用法 三楞草的用量 三楞草主要治疗 三楞草能够治疗的疾病 三楞草的用法 三楞草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十大功劳

      【拼音名】Shí Dà Gōnɡ Láo   【别名】黄天竹、土黄柏、刺黄柏、刺黄芩[四川]、木黄连   【来源】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株阔叶十大功劳 Mahonia bealei (Fort.) Carr.及狭叶十大功劳 M.fortunei (Lindl) Fedde。以根、茎、
  • 山乌桕叶

    “山乌桕叶”在《中药大辞典》 “山乌桕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山乌桕叶   【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Shān Wū Jiù Yè   【来源】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叶,夏、秋采收。   【功能
  • 伤寒头

      【拼音名】Shānɡ Hán Tóu   【别名】细叶香茶菜、虫牙药、月风草、牛尾巴蒿、三叉金、三姐妹、三托艾、大箭根、老人风、牛尾草、三叶扫把、马鹿尾   【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轮叶香茶菜Rahdosia ternifolia (D. Don)Hara[P
  • 山羊油

    “山羊油”在《中药大辞典》 “山羊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山羊油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Shān Yánɡ Yóu   【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脂肪油。   【功能主治】《秘方集验》:&qu
  • 树腰子

    “树腰子”在《中药大辞典》 “树腰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树腰子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Shù Yāo Zi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楝叶吴茱萸的果实或根、叶。   【原形态】楝叶吴茱萸,又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