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桂皮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山桂皮


山桂皮

  【拼音名】Shān Guì Pí

  【别名】假桂皮、土桂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毛桂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appelianum Schewe[C.appelianum Schewe var.tripartitum Y.C.Yang;C.szechuanense Y.C.Yang;C.trinervatum Y.C.Yang ]

  采收和储藏:林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碎,晒干备用。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4-6m。树皮灰褐色或暗绿色。多分枝,枝条被暗黄色绒毛,后渐脱落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4-9mm,密被暗黄包柔毛;叶片卵状披针形、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5-11.5cm,宽1.5-4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线,上面幼时沿叶脉密被暗黄色柔毛,后渐脱落无毛,下面密被黄褐色柔毛,离基三出脉,侧脉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网脉在下面略明显,革质。圆锥花序腋生,长4-6.5cm,被黄褐色柔毛,具5-11朵花;苞片线形式披针形,长2.5-3mm,两面被柔毛,时落;花两性,长3-5mm,白色;花梗长2-3mm,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1-1.5mm,花破裂片宽倒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3.5mm,宽约2mm,先端锐尖;能有雄蕊9,长2.5-3.5mm,花丝被疏柔毛,第1、2轮雄蕊花药长圆形,与花丝等长,4室,内向瓣裂,花丝无腺体,第3轮雄蕊花药长圆形,4室,外向瓣裂,花丝小部有1对卵圆形腺体;退化雄蕊3,长约1.3-1.7mm,三角状箭头形,柄被柔毛;子房宽卵球形,长约1.2mm,无毛,花柱较粗,柱头头状,有时具3浅裂。果实椭圆形,长约6mm;果托漏斗状,顶端齿裂。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谷地灌木丛或疏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发汗解肌。主虚寒胃痛;泄泻;腰膝冷痛;风寒感冒;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发汗 风寒感冒 解肌 温中 温中理气 腰膝冷痛


山桂皮的功效 山桂皮的用途 山桂皮可以治疗 山桂皮的用法 山桂皮的用量 山桂皮主要治疗 山桂皮能够治疗的疾病 山桂皮的用法 山桂皮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石荠苎

    “石荠苎”在《中药大辞典》 “石荠苎”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石荠苎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Shí Qí Zhù   【别名】鬼香油(《纲目拾遗》),小鱼仙草(《植物名实图考》),香茹草,野
  • 水折耳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Shuǐ Zhé ěr   【别名】白折耳(《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   【原形态】白苞裸蒴,又名:总苞裸蒴。   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细弱,长30~50厘米。叶互生,阔卵状肾形,
  • 山芙蓉

      【拼音名】Shān Fú Rónɡ   【别名】假芙蓉、白背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长毛黄葵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nioschus crinitus Wall.[Hibiscus crinitus(Wall)G.Don;H cancellatus
  • 石茶

    “石茶”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石茶”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茶   【别名】东南长蒴苣苔、石麻婆子草、石芥菜   【来源】苦苣苔科石茶Didymocarpus hancei Hems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江西、福建、
  • 穗花杉根

      【拼音名】Suì Huā Shān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穗花杉的根及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Pilger[Podocarpus argotaenia Hance]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