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牛蒡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山牛蒡


山牛蒡

“山牛蒡”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山牛蒡”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牛蒡

  【别名】乌苏里风毛菊

  【来源】菊科山牛蒡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寒,散瘀,镇痛。主治感冒头痛,关节痛,劳伤

  【用法用量】泡酒或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牛蒡

  【拼音名】Shān Niú Bà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乌苏里风毛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晾干。

  【原形态】乌苏里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状茎匍匐。茎直立、被疏柔毛或几无毛。基生叶在花期生存,与下部叶同样具长叶柄;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15cm,宽5-7cm,先端长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常羽状分裂,边缘粗锯齿,上面及边缘有糙短毛,下面无毛;上部叶无柄或几无柄,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全缘或有浅齿。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和枝顶端,排成伞房状,有短梗,有条形苞叶;总苞片状筒形,长约1cm,总苞片5层,先端及边缘常紫红色,被蛛丝状毛,外层卵形,先端具短尖头,内层条形;花紫红色,长10-12mm。瘦果,长4-5mm;冠毛白色,外层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感冒头痛;风寒湿痹;劳伤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风寒湿痹 感冒头痛 劳伤 劳伤疼痛 祛风散寒 散寒止痛 镇痛


山牛蒡的功效 山牛蒡的用途 山牛蒡可以治疗 山牛蒡的用法 山牛蒡的用量 山牛蒡主要治疗 山牛蒡能够治疗的疾病 山牛蒡的用法 山牛蒡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酸不溜根

    “酸不溜根”在《中药大辞典》 “酸不溜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根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拼音名】Suān Bù Liū Gēn   【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根。春、秋挖取,晒干。   【原
  • 水龙

      【拼音名】Shuǐ Lónɡ   【别名】过塘蛇、过江龙、过沟龙、过江藤   【来源】为柳叶菜科水龙属植物水龙Jussiaea reppen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烧,
  • 山核桃叶

      【拼音名】Shān Hé Tɑo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a cathayensis Sarg.[Hicoriacathayensis(Sarg.)Chu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原形态
  • 桑柴灰

    “桑柴灰”在《中药大辞典》 “桑柴灰”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桑柴灰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Sānɡ Chái Huī   【别名】桑灰(《补缺肘后方》)。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木材所烧成的灰。
  • 山莴笋

      【拼音名】Shān Wō Sǔn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尼泊尔绿绒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nopsis nepaulensis DC.[Papaver poniculatum D.Don;Meconopsis wallichii Hook.]   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