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指甲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石指甲


石指甲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Shí Zhī Jiɑ

  【别名】半枝莲(《药镜》),鼠牙半支(《百草镜》),瓜子草、佛指甲、狗牙草(《分类草药性》),狗牙瓣(《四川中药志》),三七仔、土三七、黄瓜子草、鸡舌草(《广西药植名录》),白蜈蚣、狗牙齿(《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太阳花、枉开口(《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0~20厘米。茎淡红色,枝纤细,倾斜,匍匐,接近花序处亦易生根。叶3枚轮生,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5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沿茎下延为半圆形的耳状片,全缘。花呈平展的2歧聚伞花序;萼片5,绿色,宽披针形至长圆形,几与花瓣等长;花瓣5,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长5~8毫米,先端有较长突出的尖头;雄蕊10,药狭卵形,或长椭圆形,花丝细长;心皮5,稍开张。蓇葖果。种子细小,卵圆形,无翅而有细乳头状突起。花期6~7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倾斜处或岩石上。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化学成份】含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景天庚糖、蔗糖、果糖。

  【性味】甘淡,凉。

  ①《纲目拾遗》:"性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淡;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肝炎,热淋,痈肿,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①《纲目拾遗》:"消痈肿。治湿郁水肿。""治诸毒及汤烙伤,疗痈,虫蛇螫咬。"

  ②《天宝本草》:"利小便,敷火疮肿痛,汤火症;退湿热,兼治淋症。"

  ③《四川中药志》:"治喉头红肿,消痈肿,敷蛇伤及足生鸡眼。"

  ④《贵州植药调查》:"活血,止痛,清热,消肿,接骨,治痨伤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一切大毒,如发背、对口、冬瓜、骑马等痈,初起者消,已成者溃,出腋亦少:鼠牙半支一两,捣汁,陈酒和服,渣敷留头,取汗而愈。(《百草镜》半枝莲饮)

  ②治水火烫伤,痈肿疮疡,毒蛇咬伤:鲜垂盆草一至四两,洗净,捣汁服。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喉头肿痛:鲜垂盆草捣汁一杯,加烧酒少许含漱五至十分钟,每日三、四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用垂盆草片剂,根据制片工艺不同分为低温片(每片含生药3克)和常温片(每片含生药2克)。每服低温片3~6片,常温片5~7片,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用低温片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20例,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转氨酶恢复正常巳达1个月)18例,转氨酶恢复正常大部分在治后2周左右;无效2例。用常温片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共47例,显效(标准同前)27例,好转(症状改善,转氨酶下降或接近正常)5例,无效15例;显效病例转氨酶恢复正常多在2~4周间。低温片组随访半年以上,有波动者2例,复发7例;常温片组随访1~3个月,有波动者1例,复发5例。部分病例服药后出现饥饿感、胃部隐痛、肠鸣便溏等症,服33%氢氧化铝乳剂后大部分缓解。

  ②治疗痈疽等症

  取鲜地蜈蚣2~4两,洗净捣烂,加干面少许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如脓头已破,中间留一小孔,以便排脓),每日或隔日1次;另取鲜草1~2两捣汁冲服。治疗痈疽、痄腮、无名肿毒、蛇虫咬伤等50例,除3例无效外,均治愈。治愈时间最短1天,最长5天。实践证明:地蜈蚣草对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疾患,早期能消肿止痛,促进吸收;已形成脓肿者能加速局限,破溃排脓。其中对痈疽的疗效最为显著。

  【摘录】《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虫咬伤 火烫伤 接骨 痨伤 利小便 热淋 蛇伤 水火烫伤 消痈 消痈肿

石指甲


石指甲的功效 石指甲的用途 石指甲可以治疗 石指甲的用法 石指甲的用量 石指甲主要治疗 石指甲能够治疗的疾病 石指甲的用法 石指甲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山香草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Shān Xiānɡ Cǎo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山香草的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0~90厘米。茎直立,方形,带紫色,密被短柔毛。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
  • 水案板

    “水案板”在《中药大辞典》 “水案板”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水案板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Shuǐ àn Bǎn   【别名】扫尔得木(藏名)   【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浮叶眼子菜的全草。8~10
  • 树救主

    “树救主”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树救主”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救主   【别名】假八角、小花八角、土八角、野八角   【来源】木兰科树救主Illicium micranthum Dunn,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
  • 四季海棠

      【拼音名】Sì Jì Hǎi Tánɡ   【别名】蚬肉海棠。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四季海棠的花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多为鲜用。   【原形态】直立
  • 三丫苦叶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Sān Yā Kǔ Yè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的叶。随时可采。   【原形态】三丫苦(《岭南采药录》),又名:三叉虎、斑鸠花、三枝枪、三叉苦、三丫虎、三拜苦、小黄散、消黄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树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