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韭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太白韭


太白韭

  【拼音名】Tài Bái Jiǔ

  【别名】野葱、野蒜、太白山葱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太白韭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umPrattiiC.H.Wrigh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原形态】太白韭,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鳞茎柱状圆锥形,单生或数枚聚生;鳞茎外皮黑褐色,破裂成网状纤维质。叶基生,常2枚呈对生状;叶片条状被外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与花葶近等长,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不明显的叶柄。花草圆柱形,高10-60cm。总苞1-2裂,宿存;伞形花序球形,多花;小花梗为花被的2-4倍长;无苞片;花紫红色至淡红色,稀白色;花被片6,长3-7mm,先端常凹陷或钝头,内轮的长圆状披针形,比外层的窄而长,外轮的长圆形;花丝伸出花被,基部合生并与花被贴生,内轮的近与花被等宽,披针状三角形,外轮的狭三角状锥形;子房具短柄,每室有1胚珠。花、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4700m的阴湿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健胃;接骨。主伤风感冒;头痛鼻塞;脘腹冷痛;消化不良;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加蜂蜜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鼻塞 跌打骨折 发汗 健胃 接骨 伤风感冒 脘腹冷痛


太白韭的功效 太白韭的用途 太白韭可以治疗 太白韭的用法 太白韭的用量 太白韭主要治疗 太白韭能够治疗的疾病 太白韭的用法 太白韭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藤子甘草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Ténɡ Zǐ Gān Cǎo   【别名】土甘草、鸡血藤(《广西药植名录》),美丽相思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豆科植物毛果鱼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木质大藤本。茎棕黄色
  • 甜草

      【出处】《江西草药》   【拼音名】Tián Cǎo   【别名】野甘草、山甘草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广州耳草的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直立,秃净,高30~50厘米,基部木质。枝圆柱形或有不明显的角。叶革质,对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
  • 藤梨根

      【来源】本品为弥猴桃科植物弥猴桃的根。   【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酸、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尿止血。用于风湿骨痛,以及黄疸等症   【用法用量】五钱至一两,煎服。   【备注】(1)常与野葡萄藤、半枝莲、半边莲、白茅根
  • 铜骨七

    “铜骨七”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铜骨七”在《中药大辞典》 “铜骨七”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骨七   【拼音名】Tónɡ Gǔ Qī   【别名】海螺七、疔药、铜灯台   【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西南银莲花A
  • 铜锤玉带草

    “铜锤玉带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铜锤玉带草”在《中药大辞典》 “铜锤玉带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锤玉带草   【拼音名】Tónɡ Chuí Yù Dài Cǎo   【别名】地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