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眼瓦韦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网眼瓦韦


网眼瓦韦

“网眼瓦韦”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网眼瓦韦”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网眼瓦韦

  【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网眼瓦韦Lepisorus clathratus (Clarke) Ching,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南、四川、西藏。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淋病,水肿,痈肿,瘰疬,咳嗽,吐血,赤白痢疾,外伤肿胀,或出血等症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或研末外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网眼瓦韦

  【拼音名】Wǎnɡ Yǎn Wǎ Wéi

  【别名】石韦、瓦韦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网眼瓦韦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clathratus(Clarke)Ching[Polypodium clathratum Clark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10-30cm。根茎横生,密被灰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有明亮的粗筛孔,边缘有长齿。叶近生;叶柄长1-4cm,禾秆色;叶片薄草质,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9-26cm,宽8-15mm,先端钝,偶有渐尖,中部以下渐变狭,楔形,叶面光滑,背面偶有疏鳞片;叶脉网状,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中脉两侧各成1行,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5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及河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消肿止血。主小便不利;热淋;石淋;水肿;咳嗽;吐血尿血;赤白痢疾;痈肿;瘰疬;外伤肿胀或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赤白痢 赤白痢疾 淋病 利水通淋 尿血 热淋 石淋 通淋 消肿止血 血尿


网眼瓦韦的功效 网眼瓦韦的用途 网眼瓦韦可以治疗 网眼瓦韦的用法 网眼瓦韦的用量 网眼瓦韦主要治疗 网眼瓦韦能够治疗的疾病 网眼瓦韦的用法 网眼瓦韦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望江青

      【拼音名】Wànɡ Jiānɡ Qīnɡ   【别名】天芝麻、还精草、玉星草、银脚鹭鸶、血见愁、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叶水苏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chys palustris L.   采收和储藏:春季至初冬采
  • 五香藤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Wǔ Xiānɡ Ténɡ   【别名】蛇毒药、拔毒散、铁骨散、小红袍、岩青叶(《云南中草药》),黄龙藤、通气香、小血藤(《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中间近缘五味子的全株。全年可采,根、茎藤切片,晒干;叶晒干
  • 瓮菜癀

      【出处】福建   【拼音名】Wènɡ Cài Huánɡ   【别名】马蹄癀草。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瓮菜癀的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根弯曲,如鼠尾,末尾尖。茎细而弯曲,匍匐状,长12~30厘米,生有毛茸,幼嫩者毛茸更多。根生
  • 五色梅叶

      【拼音名】Wǔ Sè Méi Yè   【别名】臭金凤叶、毛神花叶、五色花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樱丹的叶或嫩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ntana camar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马缨丹,直立或蔓性
  • 挖耳草

    “挖耳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挖耳草”在《中药大辞典》 “挖耳草”在《中药大辞典》 “挖耳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挖耳草   【拼音名】Wā ěr Cǎo   【别名】杓儿菜   【来源】菊科天名精属植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