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蛇皮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乌蛇皮


乌蛇皮

“乌蛇皮”在《中药大辞典》

“乌蛇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乌蛇皮

  【出处】《纲目》

  【拼音名】Wū Shé Pí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皮。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

  【功能主治】《纲目》:"治风毒气,眼生臀,唇紧、唇疮。"

  【附方】治小儿唇紧,脾热唇疮,乌蛇皮烧灰,酥和敷之。(《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乌蛇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Wū Shé Pí

  【英文名】Black-snake skin

  【别名】乌梢蛇

  【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ocysd humnades(Cantor)

  采收和储藏:宰杀乌梢蛇时,剥取蛇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乌梢蛇,形体较粗大,头颈区分不明显,全长可达2m以上。背面灰褐色或黑褐色,其上有2条黑线纵贯全身,老年个体后段色深,黑线不明显,背脊黄褐纵线较为醒目,幼蛇背面灰绿色,其上有4条黑线纵贯全身。颊鳞1,偶有1小鳞,位于其下,眶前鳞2,眶后鳞2(3);颞鳞2(1)+2,上唇鳞3-2-3式。背鳞16-16(14)-14,中央2-4(6)行起棱。正脊两行棱极强,腹鳞192-205;肛鳞2分,尾下鳞95-137对。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沿海平原、丘陵及山区或田野、林下等地。行动敏捷,以鱼、蛙、蜥蜴等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支翳;解毒消肿。主目翳;唇疮;喉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烧灰存性,调敷。

  【各家论述】《纲目》:治风毒气,眼生翳,唇紧、唇疮。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喉痹 目翳


乌蛇皮的功效 乌蛇皮的用途 乌蛇皮可以治疗 乌蛇皮的用法 乌蛇皮的用量 乌蛇皮主要治疗 乌蛇皮能够治疗的疾病 乌蛇皮的用法 乌蛇皮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乌榄

    “乌榄”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乌榄”在《中药大辞典》 “乌榄”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榄   【拼音名】Wū Lǎn   【别名】木威子、黑榄   【来源】橄榄科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g
  • 五爪风

    “五爪风”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五爪风”在《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爪风   【拼音名】Wǔ Zhǎo Fēnɡ   【别名】五爪藤   【来源】蔷薇科五爪风Rubus blinii Levl.,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 无根藤

      【拼音名】Wú Gēn Ténɡ   【别名】无头藤、无娘藤、金丝藤、罗网藤、无根草   【来源】为樟科无根藤属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阴干备用,亦可鲜用。注:禁采寄生在大茶药、马桑、鱼藤、
  • 豌豆

      【出处】《绍兴校定证类本草》   【拼音名】Wān Dòu   【别名】豍豆(《四民月令》),寒豆(《品汇精要》),毕豆(《唐史》),雪豆(《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豌豆的种子。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秃净而有粉霜,高1~2米。羽状复叶
  • 芜荑

    “芜荑”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芜荑”在《中药大辞典》 “芜荑”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芜荑   【拼音名】Wú Yí   【别名】臭芜荑、黄榆、毛榆、山榆   【来源】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Ulmus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