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栗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锥栗


锥栗

“锥栗”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锥栗”在《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锥栗

  【拼音名】Zhuī Lì

  【别名】栲栗、山椎、锥子树、勒翠、桂林栲、米锥栗

  【来源】壳斗科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以壳斗、叶和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南部及西南部各省区(云南除外)。

  【性味】种子:甘,平。

  壳斗及叶:苦、涩,平。

  【功能主治】健胃补肾,除湿热。

  种子:治肾虚,痿弱,消瘦。

  壳斗及叶:治湿热,腹泻

  【用法用量】壳斗及叶每用干品0.5~1两,水煎服。

  种子炒食或与猪瘦肉同煮吃。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锥栗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Zhuī Lì

  【别名】栲栗(《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拷的种子。夏、秋采集,晒干。

  【原形态】桂林栲,又名:山锥、锥子树、勒翠。

  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暗灰色,老时不规则开裂;小枝有椭圆形成孔。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常圆形,稍斜,上半部边缘有疏而利的锯齿,侧脉约10对;叶柄长1~2厘米。花细小,单性,同株;雄花绿白色,排成直立、分枝的穗状花序簇生于小枝顶部;雌花每朵藏于一总苞内,排成一短的穗状花序;总苞径约2.5厘米,外面密生鹿角状锐刺,成熟时开裂,内有坚果一个。坚果近卵形,长约12毫米,黄褐色。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果壳(锥栗果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及山谷,常与他树混生。除云南及四川西部外,广布长江以南各地。

  【性味】《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甘,平。"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滋补,健胃。"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健胃,补肾。治肾虚,痿弱,消瘦。"

  【用法用量】内服:炒食;或与瘦猪肉同煮吃。

  【摘录】《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除湿热 滋补


锥栗的功效 锥栗的用途 锥栗可以治疗 锥栗的用法 锥栗的用量 锥栗主要治疗 锥栗能够治疗的疾病 锥栗的用法 锥栗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紫萁

      【拼音名】Zǐ Qí   【别名】紫萁贯众、高脚贯众、老虎台、老虎牙、水骨菜、黑背龙、见血长   【来源】紫萁科紫萁属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的根状茎和幼叶上的细毛(老虎台衣)。春秋采根状茎,洗净晒干;绵毛(老虎台衣)在幼叶初出时采集。
  • 紫荆根皮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Zǐ Jīnɡ Gēn Pí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根皮。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   【性味】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破瘀活血。消痈解毒   【用法用量】内
  • 浙皖粗筒苣苔

      【别名】华东佛、肚苣苔、岩青菜   【来源】苦苣苔科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enii Chu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浙江、安徽。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解毒,祛风,活血,消肿毒。主治小儿惊风,感冒头痛,筋骨酸痛;外治痈,无名肿毒,
  • 紫背草

      【出处】紫背草始载于《滇南本草》,原名紫背天葵草,云:"紫背天葵草,俗呼紫背鹿含草。形似蒲公英,绿叶紫背。"《植物名实图考》云:"按此草,昆明寺院亦间植之。横根丛茎,长叶深齿,正似凤仙花叶,面绿背紫,与初生蒲公英微肖耳。夏开黄花,细如金线,与土三七花同,盖一类也。"以上所述及其附图,与今紫背千
  • 中华石龙尾

    “中华石龙尾”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石龙尾”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石龙尾   【别名】蛤胆草、华石龙尾、过塘蛇   【来源】玄参科中华石龙尾Limnophila chinensis (Osb.) Merr.,以全草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