匐地风毛菊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匐地风毛菊


匐地风毛菊

“匐地风毛菊”在《中药大辞典》

“匐地风毛菊”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匐地风毛菊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拼音名】Fú Dì Fēnɡ Máo Jú

  【来源】为菊科植物匐地风毛菊的全草。9月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匐地风毛菊,又名:星状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根颈被棕色纤维状枯存叶柄。叶多数,覆瓦状排列,呈放射状,线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3~10毫米,基部增宽,红紫色。头状花序多数聚生,直径0.7~1厘米,无总梗;总苞圆柱形,总苞片常带紫色,5列,有缘毛,外列的长圆形,内列的线形;花全部管状,两性,紫色;花药蓝灰色,基部有尾,尾上具绵毛。瘦果光滑。冠毛淡褐色,羽状。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区河滩草甸及阴湿山坡。分布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①《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苦,微寒。"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甘,平。"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中毒性热症,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

  【附方】①风湿筋骨疼痛,伸屈不利:匐地风毛菊配秦艽、老鹳草、铁线莲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②治肉中毒:匐地风毛菊配糙苏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匐地风毛菊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拼音名】Fú Dì Fēnɡ Máo Jú

  【英文名】Herb of Starry Saussurea

  【别名】星状风毛菊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星状风毛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stella Maxim.

  采收和储藏:9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星状风毛菊,无茎草本。叶多数,密集成星状莲座状,草质条形,长6-19cm,宽5-15cm,先端钻状长渐尖,基部 常扩大,紫红色,全缘,两面无毛。头状花序,无柄,直径7-10mm,通常25-30个或更多数密集成圆球状;总苞圆筒状,长10-12mm,总苞片约5层,草质先端紫红色,有睫毛,外层长圆形,中层狭长圆形,内层条形,犯或稍尖,边缘膜质;托片刚毛状;花冠长12-15mm,檐部狭钟状,长约为筒部之半。瘦果,长3-4mm,无毛,先端有膜质的小冠;冠毛白色,外层短,毛状,内层羽毛状。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地和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份】全草含芹菜素(apigenin),刺槐素(acacetin),椴树素(tilianil),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O-α-L-鼠李糖甙(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槲皮甙(quercitrin)。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舒筋。主风温痹痛;筋脉拘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4g。

  【附方】①风湿筋骨疼痛,伸屈不利:匐地风毛菊配秦艽、老鹤草、铁线莲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②治肉中毒:匐地风毛菊配糙苏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各家论述】《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中毒性热症,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骨折 筋脉拘挛 祛风除湿 舒筋 通络


匐地风毛菊的功效 匐地风毛菊的用途 匐地风毛菊可以治疗 匐地风毛菊的用法 匐地风毛菊的用量 匐地风毛菊主要治疗 匐地风毛菊能够治疗的疾病 匐地风毛菊的用法 匐地风毛菊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肺心草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Fèi Xīn Cǎo   【别名】梅花草、白侧耳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突隔梅花草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45厘米。基生叶厚纸质,肾形或心形,长2.5~6厘米;叶柄长达16厘
  • 凤冠草

    “凤冠草”在《中药大辞典》 “凤冠草”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凤冠草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Fènɡ Guàn Cǎo   【别名】凤凰草(《生草药性备要》),凤尾草(《岭南采药录》
  • 肥荚红豆

      【别名】鸭公青、青竹蛇   【来源】豆科肥荚红豆Ormosia fordiana Oliv.,以茎皮、根、叶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   【性味】苦、涩,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肝炎,跌打损伤,肿痛,风火牙痛,烧烫伤   【
  • 番石榴子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Fān Shí Liu Zǐ   【英文名】Bark of Guava,Bark of Common Guava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根皮及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idium guajava L.
  • 番石榴根

      【拼音名】Fān Shí Liu Gēn   【别名】那拔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idium guajaua L.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或剥取根皮,洗净,切片或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