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根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芡实根


芡实根

“芡实根”在《中药大辞典》

“芡实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芡实根

  【出处】《纲目》

  【拼音名】Qiàn Shí Gēn

  【别名】役菜(《食性本草》)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根。7月采。

  【性味】①《纲目》:"咸甘,平,无毒。"

  ②《重庆草药》:"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疝气,白浊,白带,无名肿毒。

  ①《食性本草》:"主小腹结气痛。"

  ②《重庆草药》:"补脾益肾。治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偏坠气块:鸡头根切片,煮熟,盐醋食之。(《法天生意》)

  ②治白带并治脾肾虚弱,白浊诸症:芡实根半斤,炖鸡服。(《重庆草药》)

  ③治无名肿毒:芡实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芡实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Qiàn Shí Gēn

  【英文名】root of Gordon Euryale

  【别名】役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le ferox Salisb.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芡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全株具尖刺。根茎粗壮而短,具白色须根及不明显的茎。初生叶沉水,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cm,两面无刺;叶辆无刺;后生叶浮于水面,革质,椭圆肾形至国形,直径10-130cm,上面深绿色,多皱褶,下面深紫色,有短柔毛,叶脉凸起,边缘向上折。叶柄及花梗粗壮,长可达25cm。

  花单生,昼开夜合,长约5cm;萼片4,披针形,长l-1.5cm,内面紫色;花瓣多数,长圆状披针形,长1.5-2cm,紫红色,成数轮排列;雄蕊多数;子房下位,心皮8个,柱头红色,成凹入的圆盘状,扁平。浆果球形,直径3-5cm,海绵质,暗紫红色。种子球形,直径约10mm,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池塘、湖沼及水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

  【化学成份】根茎含24-甲基胆甾醇-3βO-葡萄甙(24-methylcholest-5-enyl-3β-O-pyranoglucoside),胡萝卜甙(daucoste-rol)及豆甾醇-3β-O-葡萄糖甙(24-ethylcholesta-5,22E-dienyl-3β-O-pyranoglucoside)。

  【性味】咸;甘;平

  【归经】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止带。主疝气疼痛;白带;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煮食。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食性本草》:主小腹结气痛。

  2.《重庆草药》:补脾益肾。治白带。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白浊 补脾 气痛 疝气 疝气疼痛 无名肿毒 行气止痛 益肾 止带


芡实根的功效 芡实根的用途 芡实根可以治疗 芡实根的用法 芡实根的用量 芡实根主要治疗 芡实根能够治疗的疾病 芡实根的用法 芡实根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前胡

    “前胡”在《中国药典》 “前胡”在《中药大辞典》 “前胡”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前胡   【拼音名】Qián Hú   【英文名】RADIX PEUCEDANI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
  • 雀头血

    “雀头血”在《中药大辞典》 “雀头血”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雀头血   【出处】《别录》   【拼音名】Què Tóu Xuè   【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头部的血液。   【功能主治】《别录》:&q
  • 青盐陈皮

      【出处】《百草镜》   【拼音名】Qīnɡ Yán Chén Pí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橘类的果皮用甘草、乌梅、川贝、青盐等加工制成。   【制法】《百草镜》:"制青盐陈皮:陈皮二斤,河水浸一日,竹刀轻刮去浮白,贮竹筐内,沸汤淋三、
  • 青灰叶下珠

      【出处】始载于《浙江药用植物志》。   【拼音名】Qīnɡ Huī Yè Xià Zhū   【英文名】all-grass of Greyblue Leaf-flower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青灰叶下珠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nthus g
  • 鹊豆

      【别名】鹊仔豆、雀仔豆、紫扁豆、黑扁豆   【来源】豆科鹊豆Dolichos cultatus Thunb.,以叶、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   【性味】甘、微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行气,升清降浊,和中益肾。主治头风遗尿,四肢酸痛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