苤蓝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苤蓝


苤蓝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Piě Lán

  【别名】芥蓝、擘蓝(《农政全书》),茄连、撇蓝(《延绥镇志》),玉蔓青(《山西通志》)。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的球状茎。4~7月播种者,夏、秋采;9月播种者,冬、春采。

  【原形态】二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茎短,离地面2~4厘米处,开始膨大而成为一坚硬的、长椭圆形、球形或扁球形、具叶的肉质球茎,直径5~10厘米,或过之;外皮通常淡绿色,亦有绿色或紫色者,内部的肉白色。叶长20~40厘米,其中有1/2~1/3为叶柄;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光滑,被有白粉,边缘有明显的齿或缺刻,近基部通常有1~2裂片;花茎上的叶似茎叶而较小,叶柄柔弱。花黄白色;排列成长的总状花序;萼片4,狭而直立;花瓣4,展开如十字形;雄蕊4强;雌蕊1,子房上位,柱头头状。角果长圆柱形,喙常很短,且于基部膨大。种子小,球形,径1~2毫米,有极小的窝点。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北方较为普遍。

  【化学成份】苤蓝每市斤(市品)含蛋白质5.9克,糖11克,粗纤维4.1克,灰分3.3克;钙81毫克,磷122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微量,硫胺素0.19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1.5毫克,维生素C-152毫克。

  【性味】甘辛,凉。

  ①《滇南本草》:"味辛涩。"

  ②《本草求原》:"甘辛,冷,无毒。"

  【功能主治】治小便淋浊,大便下血,肿毒,脑漏。

  ①《滇南本草》:"治脾虚火盛,中膈存痰,腹内冷疼,小便淋浊;又治大麻风疥癞之疾;生食止渴化痰,煎服治大肠下血;烧灰为末,治脑漏;吹鼻治中风不语。皮能止渴淋。"

  ②《纲目拾遗》:"解煤毒。"

  ③《本草求原》:"宽胸,解酒。"

  ④《四川中药志》:"利水消肿,和脾。治热毒风肿;外用涂肿毒。"

  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生食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捣敷、研末吹鼻。

  【注意】《本草求原》:"耗气损血,病后及患疮忌之。"

  【附方】治阴囊肿大如斗:苤蓝、商陆,切片捣绒外敷。(《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 相关书籍记载:
  • 《滇南本草》:苤蓝

相关中药

  • 胖血藤

    “胖血藤”在《中药大辞典》 “胖血藤”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胖血藤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Pànɡ Xuè Ténɡ   【别名】毛血藤、云钩莲、百解药(《贵州民间方药集》),荞叶细
  • 苹婆

      【拼音名】Pínɡ Pó   【别名】鸡冠树、九层皮、七姐果   【来源】梧桐科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以果壳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止痢。主治痢疾  
  • 啤酒酵母

      【别名】干酵母、食母生   【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酵母目内孢霉科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sen,以菌体入药。   【炮制】经沉淀,洗净后,加入适量蔗糖,干燥,粉碎,压制成片。   【功能主治】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及肠胃充气等症,可防治脚气
  • 盘龙参

    “盘龙参”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盘龙参”在《中药大辞典》 “盘龙参”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盘龙参   【拼音名】Pán Lónɡ Shēn   【别名】绶草、龙抱柱、盘龙草、双瑚草   【来源】兰科绶
  • 狍茸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Páo Rónɡ   【英文名】Capreolus's downy   【别名】狍子、狍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狍雄性未骨化的幼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eolus Capreo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