獾肉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獾肉


獾肉

“獾肉”在《中药大辞典》

“獾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獾肉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Huān Ròu

  【来源】为鼬科动物狗獾的肉。冬季捕捉,可用猎犬、烟熏、枪杀等法。

  【原形态】狗獾(汪颖《食物本草》),又名:獾(《本草图经》),天狗(《纲目》),山獭、山狗(《东医宝鉴》)。

  休较肥大,身长45~55厘米,尾长11~13厘米。体重10~12公斤,吻长,鼻端尖,鼻垫与上唇间被毛。耳短,眼小。颈短粗。四肢粗壮,均具强有力的棕黑色爪,背毛粗而长,毛基白色,中间黑棕色,尖端白色,故背部呈黑棕色而搀杂白色。体侧白色较显。头部有3条白色纹,两颊自口角到头后各具1条,中央1条自鼻尖达头顶,其间夹有两条黑棕色宽带。耳背面及后缘黑棕色,上缘白色。下颏到腹部及四肢均为棕黑色。尾大部呈黄白色。

  栖于山麓、灌丛、荒野及湖边、溪边。爪强,掘洞而居,黄昏或夜间活动,性较凶猛。

  【生境分布】分布几遍及全国各地。

  【性味】《纲目》:"甘酸,平,无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

  【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治小儿疳瘦,啖之杀蛔虫。"

  ②汪颖《食物本草》:"补中益气,宜人。"

  ③《纲目》:"功与貒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獾肉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纲目》:瑞,猪獾也,獾,狗獾也,二种相似而略殊。狗獾似小狗而肥,尖椽,矮足,短尾,深毛,褐色,皮可为裘须,亦食虫蚁瓜果。

  【拼音名】Huān Ròu

  【英文名】Badger

  【别名】狗獾、獾、天狗、山獭、山狗

  【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狗獾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es mele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冬季捕捉,捕杀后,剥皮,剖腹除去内脏,剔骨取肉。

  【原形态】狗獾,属鼬类中较大种,体长45-55cm,重10-12kg。体肥大颈部粗短。鼻端尖,鼻垫与上唇间被毛。耳短眼小,四肝粗短,前后足趾具利爪,尾较短。头部毛短,有3条白色纵纹,在其中隔以两条黑棕色纹。耳背黑棕色,耳缘白色。下颌、喉部黑棕色。体背有长而粗的针毛,整个背部颜色为黑棕色与白色混杂;体侧白色毛居多;腹面、四肢黑棕色,爪棕黑色。尾端为黄白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森林、山坡的灌丛、田野及湖泊、河流旁边。洞居,昼伏夜出, 杂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青海、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

  【性味】味甘;酸;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祛风除湿;杀虫。主小儿疳瘦;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蛔虫症;酒渣鼻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治小儿瘠瘦,吵之杀蛔虫。

  2. 汪颖《食物本草》:补中益气,宜人。

  3.《纲目》:功与揣同。

  【摘录】《中华本草》

  • 相关书籍记载:
  • 《饮膳正要》:獾肉

相关中药

  • 华山参

    “华山参”在《中国药典》 “华山参”在《中药大辞典》 “华山参”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华山参   【拼音名】Huà Shān Shēn   【英文名】RADIX PHYSOCHLAINAE   【别名】热参   
  • 胡萝卜子

    “胡萝卜子”在《中药大辞典》 “胡萝卜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胡萝卜子   【出处】《纲目》   【拼音名】Hú Luó Bo Zǐ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果实。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全草拨起或摘取果枝,
  • 红枫荷

    “红枫荷”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红枫荷”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枫荷   【别名】红山梅、半枫荷、红半枫荷、脱皮半枫荷、白乳半枫荷、红根木、胭脂木   【来源】桑科红枫荷Artocarpus styracifolius Pierre,以
  • 红木香

    “红木香”在《中药大辞典》 “红木香”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红木香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Hónɡ Mù Xiānɡ   【别名】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汪连仕《采药书》),内风消(《植物名实
  • 候风藤

      【出处】候风藤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候风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区南康县境内)山田膛上多有之。长茎丛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叶如木樨叶,面青绿,背黄白,有赭纹。春开白花,下垂如橘柚花,长瓣五出,反卷向上,中突出黄蕊一簇。"以上描述和候凤藤形态图所示特征均与现安息香科植物野茉莉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