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栗果壳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栲栗果壳


栲栗果壳

  【出处】出自《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拼音名】Kǎo Lì Guǒ Ké

  【英文名】Exocarp of Chinese Evergreen chinkapin

  【别名】锥栗壳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林甄的总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剥取种子时收集,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20m,胸径60cm。树皮暗灰色,老时纵裂。小枝有椭圆形皮孔,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2.5cm;叶片披针形或卵圆披针形,长7-18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常圆形或宽楔形,中部以上有锯齿,网络较明显,叶两面近同色,中脉在上面有突起,无毛,羽状侧脉10-12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圆锥状或穗状,花序轴几无毛,雄花绿白色,细小,排成直立,分枝的圆锥状或穗状花序,簇生于小枝顶端;雌花每朵藏于一总苞内,排成一短的穗状花序。总苞径约2.5cm,外被密生鹿角状锐刺,成熟时开裂,3-4裂瓣,壳斗壁厚1-1.5mm,刺长0.7-1.4cm,基部或中部以下汇合生成刺束,较密生,壳斗内壁密被棕色长绒毛,外壁及刺幼时被灰色细毛,壳斗成熟时近无毛,每壳斗具1坚果;坚果近卵形,直径1-1.3cm,高1.2-1.6cm,无毛,脐部与果底部几同大。花期5-7月,果期翌年9-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喜温暖湿润,常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地或谷地,与常绿阔叶林混交,有时与马尾松混交形成混交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除湿热。主湿热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除湿热 腹泻


栲栗果壳的功效 栲栗果壳的用途 栲栗果壳可以治疗 栲栗果壳的用法 栲栗果壳的用量 栲栗果壳主要治疗 栲栗果壳能够治疗的疾病 栲栗果壳的用法 栲栗果壳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括金板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Kuò Jīn Bǎn   【别名】水杨柳(《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水黄花的根皮及叶。秋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肥厚。茎直立,基部木质化,有分枝,秋季转红。叶互
  • 穬麦蘖

    “穬麦蘖”在《中药大辞典》 “穬麦蘖”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穬麦蘖   【出处】《别录》   【拼音名】Kuànɡ Mài Niè   【别名】麦芽(《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裸麦的发芽颖果
  • 苦白蹄

      【拼音名】Kǔ Bái Tí   【别名】阿里红、落叶松茸、药用层孔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药用拟层孔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officinalis(Vill.ex Fr.)Bond.et Sing.[Fomes officin
  • 苦竹茹

    “苦竹茹”在《中药大辞典》 “苦竹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苦竹茹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Kǔ Zhú Rú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   【功能主治】①《食
  • 宽叶独行菜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拼音名】Kuān Yè Dú Xínɡ Cài   【别名】大辣辣、止痢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宽叶独行菜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