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花子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厓花子


厓花子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Yá Huā Zǐ

  【别名】海金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接骨丹、粘子柴、野黄栀、山枝木(金华《常用中草药单力验方选编》),山海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海桐科植物台湾圆果海桐的根、叶及种子。根、叶全年可采;种子秋、冬采。

  【原形态】灌木或乔木,高1~6米,全体无毛。小枝近轮生。单叶互生,常集生于枝端,薄革质,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7~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顶生疏松伞房花序,花淡黄色;花梗长约1厘米或稍长;萼片5,卵形,长约2.5毫米;花瓣5;萼长8~10毫米;雄蕊5,药2室,纵裂;心皮3,子房上位,密生短毛,柱头不分裂。蒴果近椭圆球形,长约1.5厘米,三丬裂,果皮薄。种子外被粘质橙红色的假种皮。

  【生境分布】生于溪边林下、岩石旁及山坡杂木林中。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

  【性味】苦,微温。

  ①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苦。"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微温,味苦。"

  【功能主治】解毒,利湿,活血,消肿。治蛇咬伤,关节疼痛,脱力黄肿,痈疽疮疖,跌打伤折,皮肤湿疹。

  ①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消炎解毒,活血退肿。治毒蛇咬伤,湿疹,骨折,关节炎,疖痈,骨髓炎,蜂窝组织炎。"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活血通络,接骨消肿,解毒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蕲蛇咬伤:厓花子根一两,水煎服;另取鲜根或叶捣烂外敷伤处。

  ②治眼镜蛇咬伤:在伤口周围针刺排毒后,先用豆根瘤菌五钱,水煎服,渣外敷;后再用山海桐鲜根皮加食盐捣烂外敷伤处。

  ③治蝮蛇咬伤:山海桐根皮(约三株的根)捣烂,取汁内服,渣外敷。

  ④治指头炎:山海桐鲜叶捣烂敷患处。

  ⑤治骨折:手术复位后,取山海桐鲜根捣烂,外敷伤处,外加包扎固定。取山海桐根四两,酒炒后,加鸡一只去头脚,水煮,吃汤和鸡。(①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脱力黄胖:厓花子根一两,塞于鸡腹内,加黄酒炖热,随意服食。(《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⑦治皮肤湿疹:厓花子叶和紫金牛果实煎水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跌打伤 关节疼痛 骨髓炎 黄肿 活血通络 解毒止痛 接骨消肿 皮肤湿疹 消炎解毒 痈疽疮疖

厓花子


厓花子的功效 厓花子的用途 厓花子可以治疗 厓花子的用法 厓花子的用量 厓花子主要治疗 厓花子能够治疗的疾病 厓花子的用法 厓花子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玉蜀黍叶

    “玉蜀黍叶”在《中药大辞典》 “玉蜀黍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叶   【出处】《纲目》   【拼音名】Yù Shǔ Shǔ Yè   【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夜关门

    “夜关门”在《中药大辞典》 “夜关门”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夜关门   【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Yè Guān Mén   【别名】茾、马帚(《尔雅》),三叶草(《滇南本草》),封草(《质问本草》),菌
  • 野棕

    “野棕”在《中药大辞典》 “野棕”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野棕   【出处】《云南恩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Yě Zōnɡ   【别名】山棕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双籽藤的根。全年可采。去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双籽
  • 银边翠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Yín Biān Cuì   【英文名】Snow-On-The-Mountain   【别名】高山积雪。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银边翠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 marginata
  • 兖州卷柏

    “兖州卷柏”在《中药大辞典》 “兖州卷柏”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兖州卷柏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Yǎn Zhōu Juǎn Bǎi   【别名】金不换、金扁柏、金扁桃、石养草、田鸡爪(《福建民间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