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茎朱砂根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矮茎朱砂根


矮茎朱砂根

“矮茎朱砂根”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矮茎朱砂根”在《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茎朱砂根

  【拼音名】ǎi Jīnɡ Zhū Shā Gēn

  【别名】血党、矮八爪金龙、九管血、开喉箭

  【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矮茎朱砂根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以根入药。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活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痈疮肿毒,蛇咬伤,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矮茎朱砂根

  【出处】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ǎi Jīnɡ Zhū Shā Gēn

  【别名】九管血(《植物名实图考》)。八爪金龙、八爪龙、开喉箭、猪总管(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矮陀陀、团叶八爪金龙、地柑子(《贵州草药》),大郎伞(《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矮茎朱砂根的根或全草。6~7月采。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10~40厘米,根淡紫棕色,支根肉质。茎光滑无毛。叶互生,叶片卵状长椭圆形,长5~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微波状,有腺点,下面紫红色,具短柔毛;叶柄长0.5~1厘米。伞形花序;花红色;萼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核果球形,熟时紫红色,径约5毫米。花期6月。

  【生境分布】多生于山坡阴湿处。分布湖北、四川、贵州、江西、广西等地。

  【性味】①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全草:苦涩微甘,微寒。"

  ②《贵州草药》:"辛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散瘀消肿。治咽喉肿痛,风火牙痛,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①《植物名实图考》:"通窍,和血,去风。"

  ②《广西药植名录》:"散血。治跌打。"

  ③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全草:除风湿,解热毒。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痨伤咳嗽,喉头生蛾,无名肿毒,蛇咬伤。"

  ④《贵州草药》:"清热,利咽,化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注意】《中草药土方土法》:"孕妇慎用。"

  【附方】①防治白喉:㈠鲜矮茎朱砂根二两。加水二斤,小火煎二小时,滤去渣。分八份,每隔二小时服一次。(《中草药土方土法》)㈡鲜矮陀陀三分。切碎后含口中慢慢咽汁,一小时换一次。(《贵州草药》)

  ②治喉火:矮陀陀适量。切碎,泡淘米水服或含。(《贵州草药》)

  ③治腰痛:矮茎朱砂根,泡酒服,一天服二次。(《中草药土方土法》)

  ④治跌打损伤:矮陀陀二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⑤治风火牙痛:矮陀陀少许。切碎,放于牙痛处,口涎让其流出,随时更换。(《贵州草药》)

  【备注】本品在少数地区亦作"百两金"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疮肿 除风 除风湿 跌打 跌打损伤 风火牙痛 风湿 风湿关节疼痛 风湿筋骨疼痛 关节疼痛 和血 化瘀 活血 活血消肿 解热 解热毒 筋骨疼痛 咳嗽 痨伤 利咽 清热 清热利咽 全草 去风 祛风 祛风清热 热毒 散血 散瘀 散瘀消肿 蛇咬 蛇咬伤 疼痛 通窍 无名肿毒 消肿 咽喉肿痛 腰痛 牙痛 痈疮 痈疮肿毒 治跌打 肿毒 肿痛


矮茎朱砂根的功效 矮茎朱砂根的用途 矮茎朱砂根可以治疗 矮茎朱砂根的用法 矮茎朱砂根的用量 矮茎朱砂根主要治疗 矮茎朱砂根能够治疗的疾病 矮茎朱砂根的用法 矮茎朱砂根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艾叶

    “艾叶”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艾叶”在《中药大辞典》 “艾叶”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艾叶   【拼音名】ài Yè   【英文名】FOLIUM ARTEMISIAE ARGYI   【别名】艾、艾蒿、
  • 庵闾

      【出处】《本经》   【拼音名】ān Lǘ   【别名】庵芦(《本草经集注》),庵闾草(《千金翼方》),庵闾蒿(《广利方》),淹茼(《履巉岩本草》),覆闾(《纲目》),臭蒿(《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全草。8~9月割取全草晒干。   【原形态】多
  • 矮杨梅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ǎi Yánɡ Méi   【别名】杨梅(《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杨梅科植物矮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果实。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果实:夏季采摘,鲜用。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2米。根呈不规则块状,上生
  • 艾纳香

    “艾纳香”在《中药大辞典》 “艾纳香”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艾纳香   【出处】《开宝本草》   【拼音名】ài Nà Xiānɡ   【别名】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风艾(《岭南采药录
  • 安胎药

      【拼音名】ān Tāi Yào   【别名】骨筋草、吓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无柄感应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ophytum sessile(Buch.Ham.)K.Ku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节采集,晒干。   【原形态】无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