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茅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芭茅


芭茅

  【出处】本品《纲目》始载之,在“白茅”条下云:“芭茅丛生,叶大如蒲,长六七尺,有二种,即芒也。”又云:“五月抽短茎,开花如芒也。”所述乃本种,即芒草中具有短穗的一种。

  【拼音名】Bā Máo

  【别名】竿青、竿芒。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芭茅 多年生草本。通常有根茎。秆为白色质软的髓所填满,高2-4m。叶鞘无毛,或边缘具稀疏纤毛;叶舌长1-3m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50-90cm,宽15-30mm,除表面基部具微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大型,由多数总状花序组成,长30-50cm,主轴显着延伸,几达花序的顶端,或至少达到花序的2/3以上;分枝的腋间有微毛,通常细弱;小穗柄无毛,先端膨大,短柄长约1-1.5mm,长柄长约2.5-3mm;小穗有1两性花,挛生于德轴之上;有不等长的柄,基盘具稍长的丝状毛;颖稍不等长,厚膜质或纸质,第1颖两侧内摺成2脊,先端钝或具有2微齿,背部无毛,第2颖先端渐尖,有3脉,边脉不明显,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边缘有小纤毛,先端钝圆,无芒,第2外稃有疏松扭转而膝曲的芒,芒长(5-)7-11mm,其内稃微小而不存在;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通淋;祛风和湿。主热淋;石淋;白浊;带下;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白浊 痹痛 带下 风湿 风湿痹痛 清热 祛风 热淋 湿痹 石淋 通淋


芭茅的功效 芭茅的用途 芭茅可以治疗 芭茅的用法 芭茅的用量 芭茅主要治疗 芭茅能够治疗的疾病 芭茅的用法 芭茅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白花草

      【拼音名】Bái Huā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鹅毛玉凤花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dentata (Sw.)Schltr.[Orchis dentata Sw.; Platanthera dentata (Sw.)Lindl.]   采
  • 白粉藤

      【拼音名】Bái Fěn Ténɡ   【别名】独脚乌桕、夜牵牛、白面水鸡、青龙跌打、山葫芦、山鸡蛋、飞龙接骨   【来源】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nch. var. subintegra Gagnep.,以根、藤、叶
  • 菠萝皮

      【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以露兜子为名。云:“露兜子产广东,一名波罗,生山野间,实如萝卜,上生叶一簇,尖长深齿,味、色、香具佳……又名番娄子,形如兰,叶密长大,抽茎结子,其叶去皮存筋,即波罗麻布也。果熟金黄色,皮坚如鱼鳞状,去皮食肉,香甜无渣,六月熟。”根
  • 百草霜

    “百草霜”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百草霜”在《中药大辞典》 “百草霜”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草霜   【拼音名】Bǎi Cǎo Shuānɡ   【别名】锅底灰、锅烟子   【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
  • 白叶花柴

      【别名】白叶花、银背叶秔子梢、银色秔子梢   【来源】豆科白叶花柴Campylotropis argentea Schindl.,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血。主治肠炎,腹泻,痢疾,浮肿,便血。本品还可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