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菌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白鹤菌


白鹤菌

  【拼音名】Bái Hè Jūn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东方栓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metes orentalis (Yasuda)Imaz.[Polystictus orientalis Yasuda]

  

  【原形态】子实体木栓质,侧生无柄或半平伏至平伏而反卷,常呈覆瓦状叠生,有时左右相连。菌盖半圆形、近贝壳形或近圆形,(3-12)cm×(4-20)cm,厚3-10mm;盖面米黄色、红褐色或灰褐色,有细绒毛,后脱落至光滑,常有浅褐色、浅灰褐色至深灰褐色的同心环纹或较宽的同心环棱,并有放射状皱纹,近基部有灰褐色的小疣突,有时基部狭小呈柄状。管口面近白色至淡黄色或淡锈色;管口圆形,每1mm间2-4个,管壁稍厚,不开裂;菌管白色,单层,长2-4mm。菌肉白色,干后白色,质韧,孢子长椭圆形,稍弯曲,光滑,无色,有椽突,(7-8)μm×(2.5-3)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的腐木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黑龙江、吉林、江西、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子实体无柄。菌盖半圆形或类贝壳形,长径4-20cm,短径3-12cm,厚3-10mm。表面米黄色,具细毛或无毛,有浅棕灰色或深棕灰色环纹及较宽的同心环棱,并有放射状皱纹,边缘全缘或波状。管口面类白色或浅锈色,管口圆形,每1mm间3个。木栓质。气微,味淡。

  【性味】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肺止咳。主风湿痹痛;肺结核;支气管炎;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痹痛 除湿 肺结核 风湿 风湿痹痛 咳嗽 咳嗽痰喘 气管 气管炎 清肺 清肺止咳 祛风 祛风除湿 湿痹 痰喘 止咳 支气管炎

白鹤菌


白鹤菌的功效 白鹤菌的用途 白鹤菌可以治疗 白鹤菌的用法 白鹤菌的用量 白鹤菌主要治疗 白鹤菌能够治疗的疾病 白鹤菌的用法 白鹤菌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白紫草

      【拼音名】Bái Zǐ Cǎo   【别名】黑阳参、狗舌草、牛舌头菜   【来源】紫草科长蕊斑种草属植物长蕊斑种草Antiotrema dunnianum (Diels) Hand.-Mazz.,以根入药。夏秋采集,切片晒干。   【性味】苦、微甘,凉。   
  • 扁豆

      【出处】《别录》   【拼音名】Biǎn Dòu   【别名】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篱豆、蛾眉豆(《纲目》),凉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药品化义》),膨皮豆(《广州植物志》),茶豆(《江苏植药志》),南豆(《陆川本草》),小刀豆、树豆(
  • 斑鸠

    “斑鸠”在《中药大辞典》 “斑鸠”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斑鸠   【出处】《嘉佑本草》   【拼音名】Bān Jiū   【别名】斑鵻、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   【来源】
  • 白叶刺根

      【出处】福建   【拼音名】Bái Yè Cì Gēn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   【原形态】福建胡颓子,又名:椬梧。常绿直立灌木,高1~2米。枝具长棘刺,幼枝被褐色鳞片。叶亚革质,倒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3~4.5厘米,宽0.
  • 芭蕉花

    “芭蕉花”在《中药大辞典》 “芭蕉花”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芭蕉花   【出处】《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Bā Jiāo Huā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