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九里明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白花九里明


白花九里明

  【拼音名】Bái Huā Jiǔ Lǐ Mínɡ

  【别名】白花、青羊藤、六月零、千里光、九里明、管芽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riparia (Bl.) DC. [Conyzarparia Bl.; B.chinensis (L) DC.; B.pubigera (L.) 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假东风草 攀援状草质藤本或基部木质。茎圆柱形,长3-5m或有时长达7m,多分枝,有沟纹,无毛或幼枝被锈色必短柔毛,花序轴上的毛更密,上部节间长4-9cm。叶无柄或有长3-5mm的短柄;叶片卵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8cm,宽2-3.5cm,基部狭,通常圆形,先端短尖,边缘疏生的点状细齿,两面无毛或被疏柔毛,幼叶下面的毛较密,中脉在上面平,在下面稍凸起,侧脉5-7对,弧状上升,网状脉明显。头状花序多数,径5-8mm,在腋生枝顶端排列成密圆锥花序,多数小圆锥花序再排成具叶的大圆锥花序,有长5-10mm,的花序柄;总苞钟形或圆柱形,长约7mm,总苞5-7层;花托平,径2-3mm,被白色密柔毛;花黄色;雌花多数,细管状,长约8mm,基部略增大,檐部2-4齿裂;两性花花冠管状,连伸出花冠的花药长约1cm,向上渐扩大,檐部5齿裂。瘦果圆柱形,有10条棱,被毛,长约1.5mm;冠毛糙毛状,长约6mm。花期1-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边、山坡灌丛或密林中,路边、溪旁赤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血。主风温痹痛;血瘀崩漏;跌打肿痛;痈疖疥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崩漏 痹痛 除湿 跌打 跌打肿痛 疥疮 祛风 祛风除湿 散瘀 散瘀止血 痈疖 止血 肿痛


白花九里明的功效 白花九里明的用途 白花九里明可以治疗 白花九里明的用法 白花九里明的用量 白花九里明主要治疗 白花九里明能够治疗的疾病 白花九里明的用法 白花九里明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白马骨

    “白马骨”在《中药大辞典》 “白马骨”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白马骨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Bái Mǎ Gǔ   【别名】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
  • 白果树皮

      【出处】《滇南本草图说》   【拼音名】Bái Guǒ Shù Pí   【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树皮。   【化学成份】含鞣质。内皮含莽草酸。木质部分含纤维素41%,半纤维素26%,木质素33%,葡萄糖甘露聚糖(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聚糖),阿拉
  • 布朗耳蕨

    “布朗耳蕨”在《中药大辞典》 “布朗耳蕨”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布朗耳蕨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拼音名】Bù Lǎnɡ ěr Jué   【别名】睬甲哈乌(藏名)   【来源】为鳞毛蕨种植物
  • 白茅针

    “白茅针”在《中药大辞典》 “白茅针”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白茅针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Bái Máo Zhēn   【别名】茅苗(《本经》),茅笋、茅针(《本草拾遗》),茅锥(刘禹锡《传信方》)
  • 斑地锦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Bān Dì Jǐn   【别名】血筋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斑地锦的全草。6~9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匍匐小草本,高15~25厘米,含白色乳汁。根纤细;分枝较密,枝柔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