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肉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豹肉


豹肉

“豹肉”在《中药大辞典》

“豹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豹肉

  【出处】《别录》

  【拼音名】Bào Ròu

  【来源】为猫科动物豹的肉。

  【性味】甘酸,温。

  ①《别录》:"味酸,平,无毒。"

  ②《千金·食治》:"酸,温,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微毒。"

  ④《医林纂要》:"甘,温。"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安五脏,补绝伤,益气。"

  ②《千金·食治》:"宜肾。"

  ③《食疗本草》:"补益人,食之令人强筋骨,能耐寒暑。"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豹肉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拼音名】Bào Ròu

  【英文名】Jackal as food

  【来源】药材基源:为猫科动物金钱豹、云豹、雪豹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anthera pardus Linnaeus2.Neofelis mebulosa(Griffith)[Telis nebulosa Griffith]3.Uncia uncia Schreber[Panthera uncia Schreber;Felis uncia Schreber]

  

  【原形态】1.金钱豹,形似虎、比虎小。长1-1.5m,重达50kg。体格强健,四肢粗壮,前肢较后肢略宽大,前足5趾,后足4趾。跖行性,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硬爪,能伸缩。头圆耳短。夏毛棕黄色,冬毛黄色,背部较深。头面部具小而密的黑斑,并延伸至颈部及体背,于体背及体侧形成黑环圈,形如钱,故称金钱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均为白色,黑斑稀少。四肢外侧具黑褐色斑点,尾上亦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尾尖黑色。

  2.云豹,体形小,长75-110cm,尾长70-92cm,重15-20kg。四肢较短,尾长超过体长之半。背毛灰黄色或黄色,具不规则的块状黑斑纹,宛如云朵,故称云豹。颈部有密集小黑斑点,眼周有不完全的辚环,眼后有一明显的纵走黑纹,颈背4条黑纹,中间2条止于肩部,外侧两条粗,延伸至尾基部。四肢黄色具长形黑斑。尾色同背部,末端有数个非整环形的黑环,尾端黑色。

  3.雪豹,体如金钱豹而较小,长1-1.2m,重30-50kg,尾长近1m。头小而圆,具小而密的黑斑。全身毛灰白色具布满黑色环斑,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耳背灰白色,边缘黑色。胡须黑白相间。尾基部有大块黑斑,尾端黑色。前足5趾,后足4趾。前足比后足宽大。趾端具角质硬爪,略弯,尖端锋利。冬、夏毛密度及毛色差别不大。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山区森林及丘陵地带。有固定之巢穴。独行,夜行必动物。性凶猛,跳跃力强,善爬树。主要以食草动物为食,如羊、鹿、兔等。

  2.生活于热带、亚热带丛林和常绿林中较高林带亦有。极善爬树,多在树上活动。夜行性,肉食,性孤僻,凶猛,但一般不伤人。

  3.生活于高山,性凶猛。夜行性动物。居岩洞之中多成对居住。以野羊、岩羊为食,亦食鹿科动物及其他小型有蹄类动物。

  资源分布:1.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 、陕西、青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陕西、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酸;性温

  【归经】肝;肾;胆经

  【功能主治】补五脏;益气血;强筋骨。主气虚体弱;筋骨痿软;胆怯神衰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摘录】《中华本草》

  • 相关书籍记载:
  • 《千金翼方》:豹肉
  • 《饮膳正要》:豹肉
  • 《本草经集注》:豹肉
  • 《新修本草》:豹肉
  • 《本草衍义》:豹肉
  • 《饮食须知》:豹肉
  • 《证类本草》:豹肉
  • 《名医别录》:豹肉

相关中药

  • 芭蕉叶

    “芭蕉叶”在《中药大辞典》 “芭蕉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芭蕉叶   【出处】《纲目》   【拼音名】Bā Jiāo Yè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叶片,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q
  • 篦子舒筋草

    “篦子舒筋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篦子舒筋草”在《中药大辞典》 “篦子舒筋草”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篦子舒筋草   【拼音名】Bì Zǐ Shū Jīn Cǎo   【别名】牛肋巴、舒筋草   
  • 白龙头

      【出处】《南京民间药草》   【拼音名】Bái Lónɡ Tou   【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春、夏采。   【原形态】原植物详"山莴苣"条。   【生境分布】产江苏、河南。   【性状】幼苗时,根呈块状,簇生。卵圆形
  • 白石榴根

    “白石榴根”在《中药大辞典》 “白石榴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白石榴根   【出处】《福建中草药》   【拼音名】Bái Shí Liu Gēn   【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根。   【性味】
  • 鳖甲胶

    “鳖甲胶”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鳖甲胶”在《中药大辞典》 “鳖甲胶”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鳖甲胶   【拼音名】Biē Jiǎ Jiāo   【别名】别甲胶   【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 sin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