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藤乌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草藤乌


草藤乌

  【拼音名】Cǎo Ténɡ Wū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筒冠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phocranion macranthum(Hook.f.)C.Y.Wu[Plectranthus macranthus Hook.f.]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筒冠花,多年生草本。根茎纤细,铺匐;茎直立,常基部伏地面上升,高250-70cm,中部以下无叶,钝四棱形,单一或有时分枝。叶对生;叶柄长0.5-3cm,靠近叶近于无柄;叶片近膜质,卵圆状披针形,长3-10cm,宽2.5-5cm,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疏生具胼胝尖的粗锯瞪,上面绿色,极疏生具节平伏小刚毛,下面较淡,脉上被微柔毛,侧脉4-6对。总状花序顶生,单一或有时具花序组成;小苞片对生,宿存,具缘毛,披针形,长4-10mm;花萼花时极细小,长仅约4mm,果时极增大,长达1.2cm,阔钟形,外面被微柔毛,萼齿5,多少呈二唇形花冠粉红、紫至淡紫蓝色,长达2.5cm,筒状,喉部稍扩大,冠檐短5浅裂,2唇形,上唇4裂,裂片卵圆表,下唇稍长,近圆形,稍内凹;雄蕊4,内藏下对较长;柱头2裂,子房无毛。小坚果卵圆形,黄褐色,具点,基部有一小白痕,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常绿林或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疮肿 风热感冒 感冒 解毒消肿 目赤 疏风 疏风清热 头痛 头痛目赤 消肿 痈疮 痈疮肿毒 肿毒


草藤乌的功效 草藤乌的用途 草藤乌可以治疗 草藤乌的用法 草藤乌的用量 草藤乌主要治疗 草藤乌能够治疗的疾病 草藤乌的用法 草藤乌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草乌叶

      【拼音名】Cǎo Wū Yè   【英文名】FOLIUM ACONITI KUSNEZOFFII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叶。夏季叶茂盛花未开时采收,除去杂质,及时干燥。   
  • 川麻黄

      【来源】麻黄科川麻黄Ephedra minuta Flori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祛寒发汗,平喘利尿,散瞳升压。主治感冒无汗,头痛身痛,麻疹水肿   【用法用量】0.5~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臭山羊

    “臭山羊”在《中药大辞典》 “臭山羊”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臭山羊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Chòu Shān Yánɡ   【别名】臭常山(《中国植物图鉴》),臭苗(《中国药植志》),大山羊、
  • 菜蓟

      【出处】始载于《江苏植物志》。   【拼音名】Cài Jì   【英文名】Globe Artichoke   【别名】食托菜蓟、洋蓟、朝蓟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菜蓟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nara scolymu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
  • 粗榧子

      【拼音名】Cū Fěi Zǐ   【别名】榧子、山榧子、血榧   【来源】粗榧科粗榧属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 和中国粗榧C. sinensis (Rehd. Et Wils.)Li的种子。秋季采摘,晒干。   【性味】甘、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