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枝藻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叉枝藻


叉枝藻

“叉枝藻”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叉枝藻”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枝藻

  【来源】藻类红藻门叉枝藻Gymnoganyrus flablliformis Harv.,以叶状体入药。

  【功能主治】为琼胶的辅助原料,并用作缓泻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叉枝藻

  【拼音名】Chā Zhī Zǎo

  【别名】丝藻、软骨红藻、扁形叉枝藻、扁枝子、鲍鱼菜、猪毛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育叶藻科植物叉枝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Harv.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摘,洗净晒干。

  【原形态】藻体紫红色,直立,丛生,软骨质,扁圆,高4-10cm,宽1-1.5mm。二叉分枝3-4次,呈扇形。内层细胞小,髓部细胞大,界限明显。囊果球形,生在顶端分枝上,3-4个排成一列,在枝的两面隆起;四分孢子生在小枝上,呈不规则的四面锥形分裂。固着器小盘状。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中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生长盛期6-8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各地沿海。

  【功能主治】缓泻。主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便秘 慢性便秘


叉枝藻的功效 叉枝藻的用途 叉枝藻可以治疗 叉枝藻的用法 叉枝藻的用量 叉枝藻主要治疗 叉枝藻能够治疗的疾病 叉枝藻的用法 叉枝藻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长柄车前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拼音名】Chánɡ Bǐnɡ Chē Qián Jué   【英文名】Longstalk Antrophyum   【别名】金钱标、金线彪   【来源】药材基源:为车前蕨科植物长柄车前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
  • 藏绵芪

      【别名】滇绵芪、春黄芪   【来源】豆科藏绵芪Astragalus tibetanus Benth ex Bunge,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西藏。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强壮补气,排脓生肌,利尿止汗。治久病衰弱,慢性肾炎浮肿,消化不良,贫血,
  • 匙叶五加

      【拼音名】Chí Yè Wǔ Jiā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匙叶五加的茎皮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rehderinus Harms   采收和储藏:茎皮全年均可采,秋季挖根,洗净,趁鲜剥取根皮,切段,晒干。   【原形态】。灌木,
  • 粗茎罗锅底

      【拼音名】Cū Jīnɡ Luó Guō Dǐ   【别名】锣锅底、蛇莲、曲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异叶赤瓟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adiantha hookeri C.B Clarke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切块,晒
  • 臭黄荆

    “臭黄荆”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臭黄荆”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黄荆   【拼音名】Chòu Huánɡ Jīnɡ   【别名】斑鸠站、斑鹊子、短柄腐卑   【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臭黄荆Premna l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