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竹花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慈竹花


慈竹花

“慈竹花”在《中药大辞典》

“慈竹花”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慈竹花

  【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Cí Zhú Huā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

  【功能主治】治痨伤吐血

  【用法用量】鲜慈竹花半斤,鲜黄桷树寄生半斤,炖黄牛肉或杀口肉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慈竹花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拼音名】Cí Zhú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Omei Mountain Bamboo

  【来源】药材基源: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inocalmus affinis(Rendle)McClure]

  采收和储藏:7-9月采民上,晾干或鲜用。

  【原形态】慈竹 植株呈乔木状。高5-10m,梢端细长作弧形或下垂,全竿共30节左右;节间圆筒形,长15-30(-60)cm,径3-6cm,表面贴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竿环平坦;箨环明显;箨鞘革质,背部密被白色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鞘口宽广而下凹,略呈“山”字形,箨耳无;箨舌呈流苏状,连同繸毛高约1cm许;箨片两面均被白色小刺毛,具多脉。竿每节约有20条以上的分枝,呈半轮生状簇聚,水平伸展,主枝稍显着,其下部节间长可10cm,径约5mm。末级小枝具数叶乃至多叶;叶鞘长4-8cm,无毛,具纵肋;叶舌截形,棕黑色,高1-1.5mm,上缘啮蚀状细裂;叶片窄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细柔毛,次脉5-10对;叶柄长2-3mm。花枝束生,常弯曲下垂,长20-60cm,节间长1.5-5.5cm;假小穗长达1.5cm;颖0-1,长约6-7mm;外稃宽卵形,具多脉,边缘生纤毛,内稃脊上有纤毛;鳞被3-4;雄蕊6;花柱具微毛,向上分裂为2-4羽毛状柱头。果实纺缍形,黄棕色,易与种子分离而为囊状果。笋期6-9月或自12月至翌年3月,花期多在7-9月,但可持续数月之久。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现多见于农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各地。

  【功能主治】止血。主痨伤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炖肉服。

  【各家论述】治痨伤吐血:鲜慈竹花半斤,鲜黄桷树寄生半斤,炖黄牛肉或杀口肉服。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痨伤 吐血 止血


慈竹花的功效 慈竹花的用途 慈竹花可以治疗 慈竹花的用法 慈竹花的用量 慈竹花主要治疗 慈竹花能够治疗的疾病 慈竹花的用法 慈竹花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藏羚角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Cánɡ Línɡ Jiǎo   【英文名】Antelope angle   【别名】羚羊、西藏羚羊、一角兽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藏羚的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pra gutturosa P
  • 春不见

    “春不见”在《中药大辞典》 “春不见”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春不见   【出处】《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Chūn Bú Jiàn   【别名】一朵云(《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阴地蕨科
  • 臭李子

      【出处】过去曾将《本经》所载鼠李考证为本品,然根据植物分布,《本经》等诸家本草所载鼠李并非本种,当为鼠李科植物冻绿 Rhamnus utilis Decne.   【拼音名】Chòu Lǐ Zi   【别名】老鸹眼、老乌眼。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达乌里鼠李的果实
  • 春尖油

    “春尖油”在《中药大辞典》 “春尖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春尖油   【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Chūn Jiān Yóu   【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干流出的液汁。10~11月采收。   【功能主治】治齁病
  • 翠鸟

      【拼音名】Cuì Niǎo   【别名】鱼狗   【来源】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Alcedo atthis (L.),以肉入药。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   【功能主治】解毒,通淋。主治痔疾,淋病及鱼骨哽喉等。   治淋病:翠鸟肉适量,煮食。   痔疮: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