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脖子药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大脖子药


大脖子药

“大脖子药”在《中药大辞典》

“大脖子药”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大脖子药

  【出处】《贵州民间草药》

  【拼音名】Dà Bó Zi Yào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歪冠苦苣苔的根。秋季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厘米左右。茎黑紫色,平滑无毛。叶互生,卵圆形,长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两侧偏斜不等;无托叶。总状花序顶生,小花多数;萼钟形,5齿裂;花冠蓝色,2唇形,上唇短,2裂,下唇长,3裂;雄蕊2,内藏,着生于花冠上,花药粘合;蛛蕊花柱细长,伸出,柱头头状,2裂,子房上位。蒴果膜质,包藏于萼内。种子多数。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生于路旁石缝中。分布我国西南各地。

  【性味】性平,味微咸。

  【功能主治】治甲状腺肿大.以大脖子药六两,泡酒服,并搽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脖子药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Dà Bó Zi Yào

  【英文名】Root of Oblique Rhychoglossum

  【别名】串珍珠;半边脸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歪冠苦苣苔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ynchoglossum obliquum B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歪冠苦苣苔 多年生草本。茎稍肉质,高(10-)18-60。叶互生;叶柄长0.5-4cm;叶片草质,斜椭圆状卵形或斜椭圆形,长4-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一侧半心形,一侧棒形,全缘,无毛或下面脉上疏被短毛。花序长3-12cm,顶生花序有多花,花梗长约3mm;苞片线形,长约3mm,常常蓝色;花萼短筒形,长约4.5mm,5裂近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蓝紫色,长10-15mm,只在内面口部突起处具短毛,其他部分无毛,檐部二唇花,上唇短,2裂,下唇较大,3裂,雄蕊2,位于前方,花丝线形,球形,长约4mm,包于增大的宿存萼内。种子长椭圆球形,长约0.3mm。花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2200m的山地林中或水沟边潮湿地或林下阴湿处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主甲状腺肿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浸酒搽患处。

  【临床应用】治甲状腺肿大。以大脖子药六两,泡酒服,并搽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甲状腺肿 软坚 软坚散结 散结


大脖子药的功效 大脖子药的用途 大脖子药可以治疗 大脖子药的用法 大脖子药的用量 大脖子药主要治疗 大脖子药能够治疗的疾病 大脖子药的用法 大脖子药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大叶桉

      【拼音名】Dà Yè ān   【别名】蚊仔树   【来源】为桃金娘科桉属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以叶入药。全年可采,阴干备用。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5~15米,树皮粗糙,有槽纹,灰棕色至暗棕色,小枝浅红色。单叶互生,卵状披针形,革质
  • 豆叶七

    “豆叶七”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豆叶七”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叶七   【别名】绿豆莲、金剪刀、蚕豆七、豆叶狼毒   【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云南红景天Rhodiola yunnanensis (Franch.) Fu[Sedum
  • 大唇马先蒿

      【拼音名】Dà Chún Mǎ Xiān Hāo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大唇马先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rhinanthoides Schrenk.subsp.labellata(Jacq.) Tsoong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
  • 大叶风沙藤

      【拼音名】Dà Yè Fēnɡ Shā Ténɡ   【别名】海风藤、地血香、梅花钻、大梅花钻、吹风散、大血藤、过山风、绣球香、通血香、过山龙藤、大饭团   【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异形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 (Roxb.)
  • 滇茜草

      【拼音名】Diān Qiàn Cǎo   【别名】小茜草、滇紫参   【来源】茜草科滇茜草Rubia yunnanensis (Franch.)Diels,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祛风除湿,软